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860937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译者主体性——以葛浩文的《青衣》英译本为例

赵雯
宁夏大学
引用
近年来,译者主体性是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译者主体性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逐渐被认知的过程。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逐渐得到广泛认可。事实上,译者的翻译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原文的理解阶段和译文的翻译阶段。不论在理解原文还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因素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以接受理论为视角,分析葛浩文的《青衣》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接受理论起源于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接受理论强调读者参与的重要性,并提出“文本空白”、“视野重构”等观点,为读者解读文本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青衣》是国内著名作家毕飞宇的代表作之一,2008年被葛浩文夫妇译成英文,译文受到国外读者的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学者对《青衣》的英译本进行研究,但少有学者分析该译本中译者主体性体现。  本论文以接受理论为依据,分析葛浩文的主体性在《青衣》英译本中的体现。文章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承担两个角色,原文读者和目标语译者。作为双重身份的译者,其主体性在文本选择、文本理解以及文本翻译过程中都是不可忽视的。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葛浩文作为读者时,在选择翻译文本和理解文本时所体现的读者主体性。在翻译文本选择方面,文章认为葛浩文对中国文学和毕飞宇的偏爱是他选择《青衣》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青衣》中包含的京剧元素是吸引葛浩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文本理解过程中,论文主要探析了葛浩文的文化语境对他理解原文的影响,以及他与原文视野融合的体现。论文第二部分分析了葛浩文作为译者时,在翻译阶段所体现的主体性。论文指出,葛浩文通过填补文本空白和视野重构两个方面,译出了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和可读性强的文本。  最后,论文指出作为双重身份的参与者,译者主体性的适度发挥是译文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但译者主体性并不是毫无限度的背叛原文而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同时论文还得出接受理论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青衣》英译本的成功案例,也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了借鉴。

文学作品;汉英翻译;翻译技巧;接受理论;译者主体性

宁夏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王全瑞

2015

中文

H159

74

2015-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