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858100

小胶质细胞在MPTP慢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变化研究

李阳阳
桂林医学院
引用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的病理学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引起。到目前为止,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系统老化及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有关。该病由英国医生詹姆士·帕金森(JamesParkinson)在1817年首先报道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研究观察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小剂量长期腹腔注射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及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研究观察神经毒素MPTP小剂量长期腹腔注射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中脑黑质致密部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小鼠行为学改变情况。研究观察神经毒素MPTP小剂量长期注射诱导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脑黑质部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情况。  方法:采用MPTP长期小剂量腹腔注射诱导C57BL/6j老年小鼠制成帕金森病模型,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40只健康雄性的16月老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组和MPTP模型组,其中MPTP造模组再分为1、3、5周组,每组分别接受15mg/kg MPTP的腹腔注射,各组每周腹腔注射两次,每次注射完毕后即观察行为学改变。每组分别于造模结束48h后统一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脑黑质纹状体区小胶质细胞及酪氨酸羟化酶的改变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  结果:⑴行为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协调能力下降,且出现竖毛、开始出现躁动不安,前腿抬高,在笼内来回奔跑,出现竖毛,细微震颤、背弓蜷缩成团、点头症,然后出现短暂性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下降等短暂的帕金森病样症状。⑵形态学观察结果:HE染色发现,神经元明显减少,对照组神经元聚集,细胞核深染,神经元大小和形态差异较大,其胞体有圆形、梭形和锥体形。实验组一周组到五周组神经元呈圆形分布,神经元逐渐减少,且出现核固缩、坏死等表现。⑶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注射一周后,阳性小胶质细胞有增多趋势,免疫反应性略有增强(P>0.05);注射3周以后,阳性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但多数细胞胞体小、突起多而细长;注射MPTP5周以后阳性细胞增多,胞体大、突起变短,免疫反应性强,呈明显的激活状态,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⑷实验组小鼠中脑黑质部的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呈现逐渐增多趋势,其中一周组与对照比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3周组和5周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和IL-1β明显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PTP可显著影响C57BL/6j老年小鼠的运动功能,MPTP成功诱导了小鼠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以及黑质纹状体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并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提示了小胶质细胞参与了MPTP诱导的慢性脑内炎症反应,它参与了整个帕金森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帕金森病;小胶质细胞;蛋白表达;细胞病理学

桂林医学院

硕士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刘承伟

2015

中文

R742.5;R361.3

48

2015-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