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839801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山阳地区蒙古诸部游牧地变迁研究

萨出日拉图
内蒙古大学
引用
本文对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山阳地区蒙古诸部游牧地变迁进行了完整系统的研究。论文由三章组成。  第一章,首先说明了山阳地区的地缘概念,其次阐述了左翼蒙古移徙山阳地区的原因和时间。认为明朝推行的闭关拒贡政策,中断了蒙古与中原的传统经济联系,使贸易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同时,由于打来孙汗与俺答汗有隙,左翼蒙古为另辟新径与明朝贸易而于1550年举部移徙山阳地区,瓜分了朵颜三卫。最后,详细论证了左翼蒙古诸部游牧地的分布情况。  第二章,探讨了左翼蒙古移徙山阳地区后的活动、东北女真诸部的发展历程,建州女真的兴起和爱新国建立,以及蒙古、明朝、爱新国在山阳地区的对峙等问题。认为左翼蒙古移徙山阳地区后,主要是向明朝求贡挟赏。而女真诸部则通过长期的整合,最终在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的统领下逐渐兴起并建立了爱新国政权。这对当时的东北亚政局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致使明朝、蒙古、爱新国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  第三章,对林丹汗西征,爱新国经略山阳地区及指授归顺蒙古诸部游牧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爱新国通过向明朝辽东地区用兵和分化离间蒙古诸部等策略,逐渐在与蒙古、明朝三足鼎立的局势中占据了优势。而林丹汗则为了维系与明朝的市赏贸易关系,并统一蒙古,恢复大汗权威而起兵西征右翼蒙古,从而使留在山阳地区的蒙古诸部陆续归附了爱新国。爱新国也开始采取申明约法、指授牧地等政治措施,对蒙古诸部加强了政治支配,为清代外藩蒙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山阳地区;蒙古部落;游牧地;明朝时期

内蒙古大学

硕士

中国少数民族史

乌仁其其格

2015

中文

K248

102

2015-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