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缺血性脑血管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与中医证型研究

毕佳希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  脑供血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对部分脑供血动脉闭塞患者有效,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外科干预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如何快速、准确评价外科干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评价外科干预的临床疗效,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TCD作为一项方便、快捷、无创伤性的检测手段通过检测颅底动脉主干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血管搏动指数和频谱形态等,可快速、准确评价血管是否狭窄,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本文旨在通过研究TCD检测外科干预后颅底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外科干预的临床效果。同时对手术前后中医辩证分型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外科干预前后中医证型变化情况。  方法:  对2012年10月到2015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行脑供血动脉支架成形术及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共26例患者行TCD检查,观察术前术后患者颅底动脉主干各支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对比颅底动脉主干外科干预前后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血管搏动指数及频谱形态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患者临床资料及TCD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探讨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证型改变的关系。  结果:  1.本研究共有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2±9.46)岁,存在1个或多个血管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代谢异常,吸烟等。26例患者术前均行TCD检查,行颈动脉支架术10例,MCA支架成形术6例,VA动脉支架成形术8例。2例moyamoya病患者行STA-MCA搭桥术。术后行TCD检查了解患者脑供血动脉各支血管情况。  2.行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6例,术前行TCD检查,结果提示术前狭窄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288±31.38),频谱形态紊乱,术后血流速度明显下降(192±38.27),血流频谱恢复正常,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  2.行颈动脉起始端支架成形术10例,TCD检查术前颈动脉狭窄侧远端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减低(60±28.56)血管搏动指数无见明显异常,术后患者血流速度升高(90±30.55),血流速度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  3.椎动脉狭窄患者8例,TCD检查术前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低(44±21.33)。术后患者TCD提示血流速度较前明显增快(87±22.99),血流速度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  4.2例行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行TCD检查提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较低(36±4.24),术后TCD检查提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较前明显提高(48±5.65)。  5.本研究共26例患者,其中阴类证22(86%)例,阳类证4例(14%)。其中阴类证中“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8例(30%),“气血痰淤阻络”证13例(50%),“肝肾亏虚,痰淤阻络”证1例(3.8%)。阳类证中“风火痰淤,痹阻脉络”证2例(7.6%),“风痰上扰夹瘀”证1例(3.8%),“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1例(3.8%),手术前后根据四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提示术前术后无变化。  结论:  1.外科手术干预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提示对合理选择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外科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组织灌注,达到二级预防的目的,TCD对于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TCD因仪器简单、操作便利、重复性好等特点,成为评价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外科干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为评价外科手术干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并可直接穿透骨板,在评价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方面更具优势。  3.中风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型无变化,提示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改善无关,体质是产生病症异同的关键,是辨证的基础,因此论治原则必须从于体质。

缺血性脑血管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中医证型;外科干预

广州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西医结合临床

白小欣

2015

中文

R743.31;R651.12

34

2015-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