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健脾益肾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5期代谢毒素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罗学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方内服联合肾衰灌肠方灌肠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及肾衰大鼠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下调代谢毒素水平的作用,评价健脾益肾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5期的临床和实验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健脾益肾、通腑泄浊法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相关机制。  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3年3月~2014年12月肾病科门诊或住院的脾肾气(阳)虚、湿浊(湿热)瘀血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78例,依据排除标准排除11例,按患者意愿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补脾益肾方汤剂内服及肾衰灌肠方结肠透析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实际完成研究6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退出5例。所有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的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每日以补脾益肾方汤剂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周3次以肾衰灌肠方行结肠透析治疗;治疗8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代谢毒素水平(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硫酸吲哚酚)、肠道菌群(大肠杆菌、肠球菌、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道屏障功能(血浆D-乳酸、血浆内毒素)、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情况。动物实验研究则采用2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口服组、口服+灌肠组,每组6只,在成模后分别给予补脾益肾方水煎剂灌胃(口服)及肾衰灌肠方水煎剂灌肠干预8周,干预后检测各组体重、代谢毒素水平(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硫酸吲哚酚)、肠道菌群(大肠杆菌、肠球菌、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道屏障功能(血浆D-乳酸、血浆内毒素)。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分析和评价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健脾益肾、通腑泄浊法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相关机制。  结果:⑴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肾小球滤过率、代谢毒素、肠道菌群、内毒素、D-乳酸的基线情况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⑵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症状积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后两组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除腰酸膝软、畏寒肢冷、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夜尿清长、大便干结无明显改善外(P>0.05),其余症状均有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除腰酸膝软、口干、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夜尿清长、大便不实无明显改善外(P>0.05),其余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有三项症状(口苦、口中粘腻、大便干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差值比较显示治疗组总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有两项症状(口中粘腻、大便干结)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⑶两组治疗前后代谢毒素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同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硫酸吲哚酚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硫酸吲哚酚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硫酸吲哚酚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差值比较:治疗组尿素氮、尿酸、硫酸吲哚酚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⑷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治疗前后同组比较:治疗组大肠杆菌、肠球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大肠杆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肠球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厌氧菌、乳酸杆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双歧杆菌菌落计数较治疗前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大肠杆菌菌落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肠球菌菌落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计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差值比较:治疗组大肠杆菌、肠球菌菌落计数下降程度,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计数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⑸两组治疗前后肠道屏障功能比较:治疗前后同组比较:两组的D-乳酸、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D-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内毒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值比较:治疗组D-乳酸、内毒素水平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⑹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GF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eGFR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⑺两组临床疗效判定比较:对照组30例,显效2例(6.7%),有效8例(26.7%),稳定10例(33.3%),无效10例(33.3%),总有效率66.7%;治疗组32例,显效4例(12.5%),有效15例(46.9%),稳定9例(28.1%),无效4例(12.5%),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⑻指标相关性分析:肠源性毒素硫酸吲哚酚与常见尿毒症毒素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均呈现正相关,而内毒素与尿酸相关性呈正向。硫酸吲哚酚与D-乳酸呈现正相关。硫酸吲哚酚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总厌氧菌均呈现负相关,与大肠杆菌、肠球菌呈现正相关,且内毒素与乳酸杆菌、总厌氧菌也呈现负相关。而D-乳酸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总厌氧菌呈现负相关。大肠杆菌与总厌氧菌呈现负相关;肠球菌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总厌氧菌呈现负相关;总厌氧菌与大肠杆菌、肠球菌负相关;双歧杆菌与肠球菌负相关;乳酸杆菌与肠球菌呈现负相关;且总厌氧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三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大肠杆菌、肠球菌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呈现正相关,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呈现负相关,乳酸杆菌与尿素氮呈现负相关,且总厌氧菌与患者年龄、病程呈现一定负相关。⑼代谢毒素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口服组、口服+灌肠组血肌酐、尿素氮、硫酸吲哚酚有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则只有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口服组与口服+灌肠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有显著性差异(P<0.01),硫酸吲哚酚则仅有口服+灌肠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口服组比较,口服+灌肠组血肌酐、尿素氮、硫酸吲哚酚有显著性差异(P<0.01)。⑽肠道菌群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总厌氧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口服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总厌氧菌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口服+灌肠组大肠杆菌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只有口服+灌肠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总厌氧菌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口服组比较,口服+灌肠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总厌氧菌有显著性差异(P<0.01)。⑾肠道屏障功能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口服组、口服+灌肠组D-乳酸、内毒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口服组与口服+灌肠组D-乳酸、内毒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口服组比较,口服+灌肠组D-乳酸、内毒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①“脾肾亏虚、浊毒内蕴”是慢性肾衰的中医基本病机。②应用健脾益肾、通腑泄浊法治疗CKD5期的临床及实验疗效均有效,可调节CKD5期患者以及肾衰大鼠肠道菌群、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下调代谢毒素尤其肠源性毒素硫酸吲哚酚水平,从而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进展。③联合通腑泄浊法的治疗组在改善CKD5期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比较在短期内显著改善了患者浊毒(湿浊、湿热)内蕴的标实证候,显示出应用通腑泄浊法减轻浊毒内蕴是CKD5期的重要治疗方法,而作为通腑泄浊法典型代表的中药灌肠结肠透析治疗是CKD5期的重要中医特色疗法。④健脾益肾法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健脾类中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补肾类中药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等作用有关。⑤通腑泄浊法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肠道代谢废物及毒素的排泄,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吸收,或增加肠道益生菌分解利用氮质废物等作用有关。

慢性肾病;中药治疗;补脾益肾方;临床药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博士

中西医结合临床

汪涛

2015

中文

R256.6;R285.6

104

2015-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