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针灸治疗失眠临床选穴规律探讨

陈月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  本课题对现代针灸文献中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进行整理,总结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失眠的用穴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处方的组成结构,总结出针灸治疗失眠的高频处方。为临床治疗失眠优化选穴、提高疗效提供方案,并为临床研究该病提供方向。  方法:  计算机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失眠”、“不眠”、“不寐”、“不得眠”、“睡眠障碍”、“睡眠紊乱”“针灸疗法”、“针刺疗法”、“灸法”、“随机”等检索词,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分类整理,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  结果:  1.文献检索总体情况首次检索共第一次:820篇,经筛选共纳入文献229篇。所纳入研究的229篇文献中,近5年每年发表文献数目大致平稳,文献质量均较低。  2.现代医家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文献共言及针灸治疗失眠的处方共262个,其中单穴处方18个(占6.9%),双穴处方30个(占11.5),3穴处方214个(占81.7%)。共使用穴位数118个,共使用频次1345次。  2.1 常用穴位及常用配穴现代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常用穴包括神门、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安眠、内关、照海、印堂、申脉、足三里、神庭、心俞、太冲、脾俞、风池、肾俞、肝俞、中脘、太溪、气海、关元、下脘,其中神门、百会等为失眠最常用的穴位。  常用穴位配伍如下:申脉、照海相配,太冲、足三里相配,脾俞、肾俞、心俞、肝俞相配,气海、关元、中脘、下脘相配,四神聪、安眠相配,三阴交、神门、内关、百会相配。  2.2 循经取穴现代医家治疗失眠,首选足太阳膀胱经,其次督脉、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穴位亦常用,如膀胱经的申脉、心俞、脾俞、肾俞、肝俞,督脉的百会、神庭、大椎,心经的神门,脾经的三阴交。其次现代医家亦常选用肾精的照海、太溪、涌泉,心经的内关、劳宫,任脉的中脘、气海、关元,胃经的足三里,肝经的太冲。同时,现代医家亦常选用经外奇穴,如四神聪、安眠、印堂,均为治疗失眠的常用穴。  2.3 分部取穴现代中医治疗失眠最常选用头面颈项的穴位,其次为下肢、上肢;如头面颈项的常用穴位有百会、四神聪、安眠、印堂等穴;下肢的常用穴位有三阴交、照海、申脉、足三里、太冲等穴;上肢较常用的穴位有神门、内关等穴。  2.4 特定穴取穴现代医家针灸治疗失眠常选用特定穴,最常用的特定穴为交会穴、五俞穴。其中交会穴中百会、三阴交为常用穴位,其次为神庭、风池等穴。五俞穴中最常用的穴位为神门,其次为内关,足三里、太冲等穴亦为现代医家所常用。  现代医家除了喜用交会穴、五俞穴外,还常用原穴、背俞穴、八脉交会穴、络穴、募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原穴中的最常用的穴位为神门,其次为内关,太冲、太溪、合谷等穴亦为现代医家所常用;背俞穴中最常用的穴位为心俞,其次为脾俞、肾俞、肝俞等穴;八脉交会穴中的照海、申脉,下合穴中的足三里,募穴中的中脘、关元等穴位,八会穴中的中脘穴,均为为现代医家治疗失眠常用穴位;络穴中的公孙、外关、列缺等穴位,郄穴中的交信、跗阳、梁丘,亦为现代医家常用,但相对较少。  2.5 辨证取穴根据文献研究,现代医家常将失眠分为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胆气虚、肝阳上扰、痰热内扰、心肾不交、脾胃不和等7类证型,证型不同而随证选穴。  心脾两虚证医家常选用脾俞、心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神门、内关、阴陵泉、天枢、厥阴俞亦为心脾两虚证常用选穴;其中常选脾俞、心俞常相互配伍,三阴交、足三里亦常一起配伍治疗失眠。  阴虚火旺证太溪穴最为常用,其次为太冲、肾俞、涌泉、大陵、心俞、三阴交等穴;其中太溪、太冲、涌泉常相互配伍,心俞、肾俞常相互配伍,三阴交、大陵常相互配伍为用。  心胆气虚证失眠常选用心俞、胆俞,其次为丘墟、大陵,内关、阳陵泉亦较多人选用,其中心俞、胆俞常相互配伍为用,内关、阳陵泉常相互配伍。  肝阳上扰证常选用太冲、行间、肝俞、风池、侠溪等穴,其中肝俞与太冲常相互配伍运用,行间、风池、侠溪常相互配伍治疗失眠。  痰热内扰证常选用丰隆、内庭、中脘等穴,此三穴常相互配伍为用。  心肾不交证失眠常选用肾俞、太溪、心俞,心俞、肾俞常合用,并常加太溪穴一起治疗失眠,三穴常相互配伍。  脾胃不和证失眠常选用足三里、中脘、胃俞、丰隆、脾俞等穴,其中丰隆、中脘为对穴相互使用,脾俞、胃俞为对穴常相互配伍,这两组对穴和足三里均常相互配伍使用。  结论:  通过对针灸治疗失眠的现代文献的整理,总结现代中医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规律,并形成一份可推广的针灸治疗失眠的处方:主穴:神门、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安眠、内关、申脉、照海;配穴:心脾两虚证可选用脾俞、心俞、足三里等穴;阴虚火旺证可选用太溪、太冲、涌泉、心俞、肾俞、大陵等穴;心胆气虚证可选用心俞、胆俞、丘墟、大陵、阳陵泉等穴;肝阳上扰证可选用肝俞、太冲、行间、风池、侠溪等穴;痰热内扰证可选用丰隆、内庭、中脘等穴;心肾不交证失眠可选用肾俞、心俞、太溪等穴;脾胃不和证失眠可选用足三里、中脘、丰隆、胃俞、脾俞等穴。

失眠;不寐;针灸治疗;选穴规律;文献整理;疗效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

硕士

针灸推拿学

李敏

2015

中文

R256.23;R245.3

46

2015-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