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小夹板旋前位与旋后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稳定性的临床对比研究

邢怀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  本论文通过比较Colles骨折整复后小夹板两种固定体位下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旨在探究Colles骨折的相对最佳固定体位,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标准的Colles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范围在18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全部患者均予行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术,治疗组将患肢固定于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后位,对照组将患肢固定于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位。治疗后随访4周,对患者从影像学方面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最后将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的观察项目及测量数据等统一输入电脑贮存,用大型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  成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影像学参数,即,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位后即刻上述影像学参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随访,再次对两组掌倾角及尺偏角,桡骨短缩进行了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尺偏角,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及桡骨短缩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得出,治疗组的掌倾角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桡骨远端短缩程度小于对照组。将两组的影像学参数丢失情况进行对比可发现:两组的尺偏角丢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掌倾角及桡骨远端长度丢失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治疗组的掌倾角与桡骨远端长度丢失程度小于对照组。  结论:  对比两组的影像学表现,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后位相对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位更能维持腕部的影像学参数,故我们可以认为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后位固定Colles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是相对更佳固定体位。

Colles骨折;小夹板;固定体位;临床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骨伤科学

张志海

2015

中文

R274.11

36

2015-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