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817992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Wnt通路相关因子水平和COX-2抑制剂干预后的变化

廖若西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
引用
背景: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rimary hypertrophic osteoarthropathy,PHO)是一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以杵状指、皮肤增厚和长骨骨膜增生为特征。目前发现2个基因和该病相关:15-羟前列腺素脱氢酶基因(HPGD)突变导致PHO常染色隐性1型(PHOARl),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2A1(SLCO2A1)突变导致PHO常染色体隐性2型(PHOAR2),两种基因突变均导致体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代谢障碍,但两种PHO亚型在临床表现上有所差异。Wingless-type(Wnt)通路是骨代谢的重要通路,其抑制剂slcerostin和Dickkopf家族可能在PHO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可以降低PGE2水平,是针对性治疗PHO的有效药物之一,但目前缺乏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长期随访以及系统性评估。  目的:  1、对本院就诊的27例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2、对两种不同突变的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亚型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原因;  3、测定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体内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探究Wnt通路在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4、观察COX-2抑制剂对于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7例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  2、研究方法:  (1)对27例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进行临床特征总结;  (2)基因突变分析:对患者的DNA样品针对致病基因HPGD、SLCO2A1进行PCR扩增及测序,比较不同突变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  (3)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测定:对患者的血标本通过ELISA进行sclerostin、Dkk-1的检测,比较其和正常对照的差异及治疗前后的变化;  (4) COX-2抑制剂治疗随访:对入组的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予安康信60mg每日一次治疗,观察用药0、1、3、6、12个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  结果:  1.总结27例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特征,主要临床症状为杵状指、皮肤增厚、骨膜增生三联征,掌跖多汗、关节肿痛亦较为常见,主要并发症包括腹泻、贫血。生化方面,该病表现为炎性指标增高,血清及尿PGE2增高。影像学方面,长骨、指骨骨皮质增厚及肢端骨溶解为典型特征。  2.本研究发现HPGD突变患者7例,SL CO2A1突变患者20例,其性别比、起病年龄、肢端骨溶解程度、血清及尿PGEM水平、并发症均有所不同。  3.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sclerostin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但COX-2抑制剂治疗后水平显著增高;Dkk-1低于正常对照,在COX-2抑制剂治疗后先降低、后升高。  4.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杵状指、面部皮肤增厚、关节肿痛症状,降低其炎症指标及体内PGE2水平,不良反应少,但停药后可出现症状反复。  结论:  1、总结了国内最大样本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2、对两种不同突变亚型的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进行比较,提示其临床及生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和两种突变机制不同有关。  3、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异常,提示Wnt通路和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发病机制相关。  4、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于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治疗效果明确。  

肥大性骨关节病;骨硬素;临床表现;Wnt通路;环氧化酶2抑制剂干预;临床疗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

博士

临床医学

夏维波

2015

中文

R684.02;R979.5

60

2015-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