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817981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全外显子测序研究

汤洁莹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
引用
背景: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临床中第二高发的良性肝脏肿瘤,仅次于肝血管瘤,女性人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在1∶8-1∶12,并且女性患者的年龄主要分布于30至50岁之间。大多数FNH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相应病灶通常是在腹部影像学筛查时偶然发现,即使部分患者有腹痛症状,但其与病变本身是否有直接关系目前尚无定论。经典FNH组织病理学特点为:以纤维瘢痕为中心,由呈放射状的纤维板性隔膜分割而成的无包膜性肝细胞增生性结节。中央纤维瘢痕区通常含有管径大小不同的异常血管以及增生胆小管。而非典型FNH约占到总病例数的20%,共同特点为无中央纤维瘢痕性结构,其中包含三种亚型分别为毛细血管扩张型(Telangiectatic FNH,tFNH)、增生腺瘤混合型和非典型细胞型。FNH的病生理机制考虑是由已有的血管结构紊乱所致的增生性改变,目前认为其本身并无潜在恶变风险。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认为100%典型FNH具有多克隆性,75-100% tFNH与100%肝细胞腺瘤具有单克隆性。临床上,非典型FNH与肝细胞腺瘤、纤维板层状肝细胞肝癌较难鉴别。  二代测序技术是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测序效率、相对低成本的优势。全外显子组测序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平台,可以全面筛查具有编码蛋白功能的全外显子组内的突变情况,对肿瘤学研究有重要的突破作用。  目的: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FNH病变的全外显子组进行全面筛查,期望可以发现特异的突变,对FNH的病因、病生理机制、生物学特性或者与其他肝脏病变的鉴别中有一定提示作用。  FNH虽为第二高发的肝脏良性肿瘤,但其发病率仍相对较低。少见肿瘤中可能会发现特异的基因突变。以少见肿瘤的特异突变为切入点,研究特异基因的功能,进而推广到其他肿瘤中验证该基因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期望对肿瘤学机制研究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材料和方法:  1.病例收集2011年至2014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肝胆外科手术切除肝脏局灶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FNH的病例5例。收集相应肿瘤组织标本及对照全血标本。  2.全外显子组测序实验根据全外显子组测序的规范流程,完成gDNA提取、配对验证、建立DNA文库、外显子富集、上级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实验步骤。  3.数据分析  通过复习文献,根据生物学功能、突变频率等因素进一步总结选出感兴趣的候选基因。  4.验证  对候选基因进行PCR/Sanger验证。  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5例FNH标本中发现158个突变,选出4个候选基因:ARID2、EGFR、TRPS1、DAX,其中TRP S1在2例标本中检测到2个不同突变。对这5个突变进行了PCR/Sanger验证,得到了其中4个突变的阳性验证结果,包括ARID2基因14号外显子的错义突变、EGFR基因6号外显子的移码突变、TRPS1基因3号外显子的错义突变及其5号外显子的终止密码子获得突变。  结论:TRPS1基因在2例标本中均发现突变,突变频率较高,与FNH发病机制相关可能性大。相关研究提示TRPS1基因的表达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而典型FNH的主要病理表现是中央纤维瘢痕,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及相关功能学研究进行作证。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良性肝脏肿瘤;基因突变;全外显子测序;病理生理;鉴别诊断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

博士

临床医学

焦宇辰

2015

中文

R735.7;R730.23

73

2015-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