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800967

湖南两汉明器研究

张杭州
湖南师范大学
引用
两汉时期的湖南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安定,因此遗留了大量汉墓,故考古出土了众多的明器。湖南是楚国的故地,周边又毗邻吴越、巴蜀地区,故中原文化、楚文化、越文化、巴蜀文化在此交汇融合。  在明器的主要构成上,西汉时期,以陶制礼器和滑石器为主;东汉时期,以模型明器为主。这种器物类型上的变化反应了中原文化向南传播过程和程度。  明器作为一种随葬品,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状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差异,这为我们研究两汉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资料。  首先,了解明器的概念,然后根据两汉墓葬形制和出土明器组合,并结合器物变化特征,对两汉墓葬进行分期,即西汉前期、西汉后期、新莽时期、东汉时期四个时段,最后分别介绍每个分期不同等级墓葬明器具体出土情况。  其次,对明器组合类型和样式变化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探索出湖南地区两汉明器的演变规律。  再次,分析湖南地区出土明器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并与周边区域汉墓出土明器情况和特点进行比较。  本文综合应用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理论和方法,特别是考古类型学对湖南地区两汉出土明器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出土明器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最终得出两汉时期湖南地区出土明器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楚文化特征明显,并与周边互动频繁。

两汉时期;明器;湖南地区;演变规律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史

彭长林

2015

中文

K878.9

79

2015-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