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787061

现代水网规划建设模式及目标可达性分析——以泰安市为例

李慧
山东农业大学
引用
构建现代水网是泰安市统筹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迫切需要,是保障防洪安全、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本论文首先对现代水网建设模式构建的基本理论和框架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指导现代水网建设的知识基础,并以泰安市水网规划为例,在探明泰安市的主要水情及水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目标和思路,构建了三网规划总体布局与建设模式,并对目标可达性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现代水网的建设模式可包括水基网、水联网、水调网三个部分,水基网是智能水网的物质基础,信息网是智能水网的决策支持,管理网是智能水网的中控枢纽,具有通达性、系统化的基础特征,可控性、智慧化的属性特征以及安全性、高效化的目标特征,由点、线、面三类基本构件组成。现代水网建设内容主要体现在水工程体系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和水循环调度管理体系建设三个方面。  (2)通过对泰安市市情水情的分析,泰安市存在较严重的洪涝灾害问题,其原因包括防洪工程能力不足、洪水风险管理水平滞后、防洪非工程技术手段及信息化建设滞后等。泰安市水资源短缺严重,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的时空调配能力不足、水资源配套工程建设不足、抗风险能力不足、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水资源监测能力不足、水资源管理配套制度缺乏等原因导致。目前泰安市生态退化现象比较明显,主要是由于水土流失治理标准偏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不配套、生态建设起步较晚、资金投资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方面的原因造成。  (3)基于对现代水网的内涵特征和建设构架的探索,以泰安市水网建设为例进行分析,泰安市现代水网建设按照“统—分—合—调”的技术思路进行,并分别确定了水基网、水联网和水调网的规划建设模式。其中水基网的防洪减灾规划的建设模式为“一轴众支畅通、湖库闸泵联调,蓄分滞泄并举,兴利除害兼筹”,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为“一湖百库千塘,一轴四纵十横,上蓄中引下调,五水高效统筹”,水系生态规划建设模式为“三山六片百库,一河五城五带,一湖三廊百景,河湖库渠健康”;水联网的建设布局模式总体上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四个系统,六大体系”;水调网的总体布局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具体为“一体管理、两大机制、三项制度、四个重点、五大支撑”。  (4)基于综合性指标、水资源调配指标、防洪减灾指标、水系生态指标等进行的指标可达性分析表明,四方面指标均可得以实现,目标可达性良好;同时能全面增加供水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保障河道与水库的防洪安全,改善城乡生态,增加水资源丰枯调节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时能确保大汶河沿线的生态用水,减少地下水超采,促进地下水涵养,减轻水土流失,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改善水源地和城市水环境的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水功能区达标率,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本研究对于加快推进泰安市现代水网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旱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等问题,提升水利信息化和水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城市经济;水网规划;布局优化;目标可达性

山东农业大学

硕士

农业资源利用

陈为峰

2014

中文

F299.241

69

2015-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