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785529

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探析

马玄静
河北医科大学
引用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家,自幼学习儒家经义,受其先祖黄福影响致力于仕途之路,但因中年患病转而学医,经过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医学大家。黄元御崇尚《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部经典,悉心研究,阐发经意,一生著有11部医学著作。《四圣心源》为其代表作,是黄元御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该书详细论述了以中气为枢的气机升降运动的生理、病理模式,并且阐述了详细的方药治则。黄元御学验俱富,其中气升降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中气升降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黄元御生平简介  黄元御出生于名门望族,祖上历代为官,家族显赫。黄元御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励志成为一名良相,但中年患有目疾后,终止了仕途之路,转而学医,聪明好学的黄元御通过对“四圣”经典的钻研,终于有所感悟,于是著书立说,独抒己见,完成11部医学著作及3部非医学著作。其著作大致可分为四类即医经经义类、医学思想类、药物经验类、儒、道经义类。  2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探析  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立论新颖并且理法方药完备,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中气升降理论的产生受儒家经义的影响,从“四圣”经典中化裁而来,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以阴阳五行为基,形成了了“中土斡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运转模式,并且人体脏腑、气血、精神等在中气的流转下化生,并随中气的升降维持正常运转,实现阴平阳秘的生理特性。若“中气虚衰,升降失调”,就会出现“百病丛生”的病理状态,表现为脏腑功能紊乱,肝脾不升,心肺不降,肾水下寒,心火上炎,气血精神逆乱等。黄元御认为导致中气虚衰的原因主要为土湿、阳虚、水寒,因此以顾护脾胃中气兼顾调理升降为治疗原则,提出培土建中、扶阳抑阴,祛湿利水等治疗大法,创立调补中焦及运转四维之专方,代表方剂如:黄芽汤、下气汤、破瘀汤、玉池汤等。在中气升降理论的模型下,黄元御构建了以脏腑气机运动为基础的药性理论,试图勾勒出每味药物在气机运动上与脏腑的相关性。  3与其他医家学术思想之比较  历史上与黄元御同样重视中土的医家还有李东垣,本文对两人“重中”思想进行比较,两人之不同表现为李东垣重视脾土之升,黄元御则重视脾胃升降平衡。另黄元御重视中气升降的同时,还注重中土阳气的作用,而“重阳”思想的代表莫过于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两人之区别表现为郑钦安重视肾阳,善用姜桂附等药物,而黄元御重视脾阳,善用人参、干姜等。  4后世对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的传承  研究黄氏理论对后世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现代医家中对其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挥的当属彭子益和麻瑞亭两位医家,彭子益的“圆运动”理论从阴阳、五行、六气、二十四节气以及大气运动等角度论述了圆运动的机理,并以此阐发人体生理、病理机制,较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更贴合当今社会环境。麻瑞亭将黄元御的“下气汤”进行化裁,将黄元御专降右路肺胃之方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之升清降浊之剂,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功用,是麻瑞亭治疗内伤杂病的基础方。

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方药治则;临床治疗

河北医科大学

硕士

中医医史文献

周计春

2015

中文

R249.2;R228

40

2015-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