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金属氧化物掺杂改性的BiFeO3-BaTiO3室温多铁陶瓷的结构、压电及多铁性能研究

伍小兰
四川师范大学
引用
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拥有两种及以上铁性能的材料。具有简单钙钛矿结构的铁酸铋(BiFeO3),有较高的居里温度(TC=~1100K)和奈尔温度(TN=~640 K),是室温下为数不多的同时存在铁电性和铁磁性的的单相多铁材料,且因其电、磁有序而具有磁电耦合性质,从而有望用于制作性能优良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然而,纯相BiFeO3合成较困难、漏电流大且室温无宏观铁磁性,制约了BiFeO3的发展和应用。在BiFeO3中引入ABO3型钙钛矿钛酸盐形成BiFeO3基固溶体,通常能改善材料的绝缘性能和抑制杂相生成。作为经典的BiFeO3基固溶体,0.7BiFeO3-0.3BaTiO3显示出优良的压电及多铁性能,但目前利用金属氧化物对其进行掺杂改性的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对0.7BiFeO3-0.3BaTiO3基陶瓷进行金属氧化物(Fe2O3、Co2O3、NiO和Nb2O5)掺杂改性,重点研究了金属氧化物掺杂对其结构、压电性以及多铁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采用固相法成功制备了0.7BiFeO3-0.3BaTiO3+1 mol%MnO2+x mol%NiO(x=0-3.0)多铁性陶瓷,研究了NiO掺杂量对陶瓷物相结构、显微形貌、多铁性和压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陶瓷具有菱方钙钛矿结构,致密且无杂相。NiO掺杂抑制了晶粒生长,增强了陶瓷的绝缘性、铁电性、压电性和铁磁性能。当x=0.5时,R=~6.30×109Ω·cm,Pr=20μC/cm2,d33=151 pC/N,kp=35%;当x=2.0时,陶瓷获得最优的铁磁性能(Mr=0.117emu/g)。  (2)采用固相法成功制备了0.7BiFeO3-0.3BaTiO3+1 mol%MnO2+y mol%Co2O3(y=0-3.0)陶瓷。研究表明,该陶瓷呈现菱方钙钛矿结构,展现出优异的电绝缘性(R=6.62×109Ω·cm,J=2.17×10-5 A/cm2),增强的铁电性和铁磁性。当y=1.0时,样品呈现最优的压电性能(d33=134 pC/N,kp=0.33%),同时得到最大的剩余磁化值(Mr=0.191 emu/g);当y=1.5时,样品有最优的铁电性能(Pr=23.0μC/cm2)。  (3)采用固相法成功制备了0.7BiFeO3-0.3BaTiO3+1 mol%MnO2+z mol%Fe2O3(z=0-3.0)陶瓷。结果表明,掺杂Fe2O3之后的陶瓷均形成R3c菱方钙钛矿结构且不含杂相,样品均展现了良好的绝缘性能(R~109Ω·cm)。少量Fe2O3掺入能增强其压电性(z=1.0,d33=139 pC/N);同时,剩余磁化强度随z的增加单调递增,当z=3.0时,Mr=0.401 emu/g。  (4)采用固相法成功制备了Bi0.7Ba0.3(Fe0.7Ti0.3)1-uNb0.66uO3(u=0-0.02)+1 mol%MnO2陶瓷。该陶瓷具有扭曲的菱方钙钛矿结构;少量掺杂后,该陶瓷晶粒规则且晶界分明,过量掺杂则抑制晶粒生长;样品均呈现出低的漏电流(J~10-5-10-4 A/cm2)和高的电阻率(R~1091010Ω·cm);掺杂Nb后,陶瓷的铁电性及压电性均呈下降趋势(Pr和Ec分别从19.7μC/cm2和3.7 kV/mm降至3.1μC/cm2和2.4 kV/mm,d33从133 pC/N降至19 pC/N);然而,当掺杂量u从0增加到0.0025时,样品居里温度TC从578℃增加到603℃。

多铁陶瓷;钙钛矿结构;金属氧化物;掺杂改性;结构表征;压电性能;多铁性能

四川师范大学

硕士

无机化学

伍晓春;赁敦敏

2015

中文

TB34

90

2015-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