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772016

五常市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及布局优化研究

赵宇辉
东北农业大学
引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实现城乡一体化及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建设工作的重点立足于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建设。就我国农村居民点的发展现状来看,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缺少合理的规划控制、发展目标盲目等问题,由此导致村庄建设占地面积不均衡、布局分散和杂乱无章、用地效率过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完善等次生问题。此外,由于部分城市过度强调经济的发展速度,造成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和加快,对其周边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城镇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因此,作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适宜性评价以及制定布局的优化方案,对缓解建设用地不足、促进农村居民点集约化利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以北方典型粮食产区—五常市为例,考虑地区农业经济分布特点,选取其北部12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选取相关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区内部特点量化指标因子,依据适宜性评价分级和区域作业模式差异,优化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为五常市北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如下:  (1)研究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对五常市北部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共划分5个评价等级,即最高适宜、高适宜、中适宜、低适宜和不适宜,结果表明,该地区不存在用地适宜性为最高等级的用地,农村居民点以高适宜等级为主,其相对比例达到64.13%,中适宜相对面积比例30.85%,低适宜和不适宜等级面积分别为3.28%和1.74%,表明该地区仍有部分地区需重点整治。  (2)在具体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上,根据适宜性评价的结果,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将五常市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中心驻地村、保留发展村、迁并村和生态迁移村共四种类型。其中中心驻地村应该倾向于采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进行农村居民点的改造工作,以便形成农村居民点向城镇中心迁移发展的态势;保留发展村则采用的是村内局部改造的控制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迁并村应该采用中心村搬迁并村的模式,通过此改造模式可以有效实现耕地面积增加,并且方便农村居民点的统一管理;生态迁移村采用引导村内人口外迁,使村庄自然衰退,提高耕地和林地的面积比,并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3)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方案上,依据各居民点类型不同,统计出五常市北部地区生态迁移性居民点共228个斑块,面积164.93hm2,主要分布在兴隆乡、营城子乡和民乐乡等地区,应限制其发展,引导村内人口外迁;迁村并点型共93个斑块,面积310.55hm2,主要分布在八家子乡、常堡乡和牛家镇等地区,应将其归并到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共500个斑块为内部改造型,主要分布在兴隆乡、八家子乡、卫国乡等地区,对该地区农村居民点可进行局部改造;保留发展型的居民点用地在所有用地类型中面积最大,其面积占该地区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64.13%,均匀分布于69个行政村。  该研究可以为五常市北部地区及类似地区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为具体的居民点选址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布局优化;农村居民点

东北农业大学

硕士

农业资源利用

雷国平;刘群利

2015

中文

F321.1

62

2015-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