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中国东北梅花鹿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王美楠
东北林业大学
引用
梅花鹿(Cervus nippon)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化为6个亚种:东北亚种(C.n.hortulorum)、华北亚种(C.n.mandurinui)、华南亚种(C.n.korpscni)、四川亚种(C.n.sichunicus)、山西亚种(C.n.grassianus)、台湾亚种(C.n.taiouanus),其中山西亚种、华北亚种和台湾亚种野外种群已经灭绝,野外残存的东北亚种、华南亚种和四川亚种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江西、浙江、安徽、四川和甘肃等省破碎的栖息生境内。由于残存的3个亚种种群数量稀少,野外很难发现,这对保护和恢复濒临灭绝的野生梅花鹿种群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鉴定在中国东北地区采集的疑似野生梅花鹿样品是否属于梅花鹿,利用线粒体控制区比较野生东北梅花鹿遗传多样性与其他亚种的差异性,利用微卫星标记综合评价东北地区野生梅花鹿种群、圈养梅花鹿种群、散放梅花鹿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得到结果如下:  1.通过Blast比对线粒体细胞色素b序列确定粪便样品的来源物种,确定52份疑似野生梅花鹿粪便样品中属于梅花鹿样品18份,其他样品均是狍子粪便样品。  2.采用12对微卫星引物,通过基因分型和个体识别,确定18份野生梅花鹿粪便样品来自15个不同的梅花鹿个体,40份散放梅花鹿粪便样品来自33个不同的梅花鹿个体,39份圈养梅花鹿粪便样品来自38个不同的梅花鹿个体。  3.计算野生梅花鹿种群单倍型多样性(h=0.476)和核苷酸多样性(Pi=0.712%),比其他研究者得出的东北亚种的单倍型多样性(h=0.895±0.041)要低,核苷酸多样性(Pi=0.298%±0.053%)要高。  4.从20对微卫星引物筛选出12对能在梅花鹿粪便样品中稳定扩增的多态性引物,分析结果表明:圈养梅花鹿种群具有最高平均期望杂合度(HE=0.726)。三个种群遗传分化达到中度分化水平(Fst=0.1273)。  5.利用微卫星分析东北地区东北亚种遗传多样性发现:东北地区野生东北亚种(HE=0.721)遗传多样性高于日本梅花鹿(HE=0.525)和越南梅花鹿(HE=0.57)。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作者建议:加强中国东北地区梅花鹿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挑选适合作为野外放归的梅花鹿个体,扩大野生种群。

梅花鹿;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微卫星标记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张明海

2013

中文

S865.42

51

2015-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