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689984

盐酸川芎嗪肺靶向微粒制剂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性考察

张雨曦
重庆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本研究以盐酸川芎嗪(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LTH)为抗肿瘤模型药,先将其制成脂质体(liposome,LP),进行处方、工艺考察;再将脂质体包入微囊(microcapsules,MC),制备成载药脂质体微囊(liposome-in-microcapsules,LIM)。以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脐静脉细胞(HUVECs)为细胞模型,考察盐酸川芎嗪脂质体对两种细胞株的细胞毒性。  方法:  1.盐酸川芎嗪脂质体(LTH-LP)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考察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LTP-LP,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工艺条件;并用透析法测定包封率,激光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粒径和电位,采用体外透析释放实验考察LTH-LP的体外释放性等理化性质,以包封率为指标测定不同存储条件下LTP-LP的稳定性。  2.盐酸川芎嗪脂质体细胞毒性考察采用MTT法考察LTH-LP混悬液、B-LP混悬液和LTH溶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脐静脉内皮HUVECs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3.盐酸川芎嗪载脂质体微囊(LTH-LIM)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考察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LTH-LIM,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筛选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壳聚糖溶液浓度、壳聚糖溶液与LTH-LP混悬液体积比、乳化剂比例和乳化剂浓度、固化剂比例等因素对LTH-LIM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DSC对其进行表征;采用体外透析释放实验考察LTH-LIM的体外释性。  结果:  1.盐酸川芎嗪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考察采用优化后的硫酸铵梯度法制备LTH-LP,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出最佳处方:大豆磷脂:胆固醇为2∶1,十八胺2.00 mg,45℃减压旋蒸为均匀薄膜;硫酸铵溶液浓度为200 mmol·L-1,孵化温度60℃。通过理化性质表征测得平均包封率最高可达82.4%,平均粒径为173.4 nm,Zeta电位为11.5 mV;透射电镜观察,LTH-LP外观圆整,粒径分布较均匀;体外溶出实验结果表明:LTH-LP中的LTH药物释放减慢且较完全,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LTH-LP在4℃充氮气条件下较稳定。  2.盐酸川芎嗪脂质体细胞毒性考察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处理时间48 h后,LTP-LP对人脐静脉内皮HUVECs的细胞抑制作用强于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  3.盐酸川芎嗪载脂质体微囊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考察 LTH-LIM制备方法为壳聚糖乳化-交联法。最佳处方为:二甲基硅油为油相;乳化剂吐温-80和司盘-80比例为1∶1;壳聚糖冰乙酸溶液浓度为2%;固化剂25%的戊二醛用量为0.6%;水相组成比例为壳聚糖冰乙酸溶液与脂质体混悬液比例为1∶1。测得LTH-LIM的载药量在2.925%~3.702%之间,包封率为45%~60%之间,各因素对载药量影响较大。LTH-LP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多分布于4~8μm; DSC差热扫描结果显示,LTH-LP包被入微囊中;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LTH-LIM释放较慢但不完全。  结论:本研究制得的盐酸川芎嗪脂质体包封率高且粒径均匀,电位稳定,体外释放缓慢且较完全,4℃充氮气条件下较稳定,LTH-LP对人脐静脉内皮HUVECs的细胞抑制作用强于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盐酸川芎嗪载脂质体微囊载药量较高,外观圆整,粒径符合实验要求,体外释放缓慢但不完全,最高累积释放量仅可达35%。

盐酸川芎嗪;靶向微粒制剂;细胞毒性;理化性质;制备工艺

重庆医科大学

硕士

药剂学

李万玉

2014

中文

R944.27

76

2015-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