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585607

中小学教师职业人格、归因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研究

符源才
广西师范大学
引用
随着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各地纷纷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进行教育改革行动。面对各种改革措施,一些教师表示很难适应或者不能适应。随着职业压力、家庭压力的不断积压,有些教师感到受挫,缺乏成就感,有些教师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甚至认为自己不适合教学工作,导致工作绩效的下降。但有些教师却能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工作保持较高的热情和动力,其中一部分教师成为了名师、优秀教师,其职业倦怠现象的发展几率较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与教师的职业人格、对工作压力的认知和归因方式有关。  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人格、归因方式与职业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教师职业人格发展、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人格问卷、教师教学归因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83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1.中小学教师基本具备教师职业人格特征;  2.中小学教师对于在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能力、努力、身体心境);对于在教学工作受到的挫折,中小学教师对于六个原因的归因倾向差异不大。  3.中小学教师处于低等程度的职业倦怠,情绪衰竭不严重,工作态度比较认真,成就感比较高。  4.性别、是否教毕业班、是否担任班主任对中学教师职业人格不存在显著的影响。未婚教师、已婚教师、离异和丧偶教师在职业人格得分上呈倒U型曲线,也就是说,已婚教师职业特征较成熟;专科教师比本科以上的教师更具备教师职业人格特征;高级教师职业人格特征较成熟;教龄为21年以上的教师比20年以下的教师的职业人格成熟;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的教师职业人格成熟度逐渐递减;范性学校的教师、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师职业人格成熟度逐渐递减。  5.对教学成功和教学失败,教师都倾向于做内部的归因。  6.学历、职称、是否教毕业班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不存在显著的影响。男性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教师;离异或丧偶教师未婚教师和和已婚的教师职业倦怠感逐渐降低;职业倦怠感随着教龄的增加而增大;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依次降低;班主任职业倦怠感显著高于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城市和县城教师显著高于乡村和乡镇的教师;职业学校的教师职业倦怠感最强,其次是示范性学校的教师和普通学校的教师。  7.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人格及其四个维度与教学成败内外归因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8.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人格及其四个维度与职业倦怠及其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9.教学成功和教学失败的内归因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教学成功和教学失败的外归因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  10.对于教学成功,外归因在教师职业人格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对于教学失败,内归因和外归因在教师职业人格与职业倦怠之间都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中小学教师;职业人格;归因方式;职业倦怠;工作压力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吴素梅

2014

中文

G635.1;G443

65

2014-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