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线索—目标物的关联在儿童空间再定向中的作用

向萍
西南大学
引用
由托尔曼提出认知地图理论后,众多研究者们开始了对动物及人类的空间表征能力问题的研究。而对儿童空间表征问题研究的范式源于研究者对动物空间再定向能力的研究。对大脑空间表征进行研究范式之一,就是空间再定向能力的研究。已有对儿童空间再定向能力的研究中,大多将关注点都集中在:探讨儿童在空间再定向中是如何利用几何信息或者是非几何信息(或者叫做路标线索);较少有探索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或者叫做路标线索),在特定的空间中所构成的线索(信息)组合,可被儿童在进行空间再定向任务操作中使用的规律。即本研究的假设:线索-目标物的直接关联/间接关联是影响儿童在空间再定向任务操作成绩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以3、4、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是重庆市九龙坡区某幼儿园共72名,(已剔除5名不能顺利进行实验任务的被试)均无色盲的幼儿为被试;每个年龄段各24名幼儿,男女各半。整个实验设计包含了3个3*4被试内实验设计:在3个3*4实验设计中,第一个因素是被试年龄3岁、4岁、5岁;第二个因素是线索-目标物的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即考察几何线索(此处指边、角)、非几何线索(此处指颜色)与目标物关联组合(边涂上颜色后考察边和角,角涂上颜色后考察边和角;即边边、边角、角角、角边);考察的图形依次是正方形、长方形和等腰梯形;因变量为儿童空间再定向的中正确找出目标物的次数。经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儿童在所有考察图形中的空间再定向任务操作中在边边和角角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在边角和角边中的正确率。即线索-目标物直接关联的情形下儿童空间再定向任务操作成绩明显好于线索-目标物间接关联的情形。  (2)3岁、4岁与5岁儿童在考察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中的空间再定向任务操作成绩有显著差异,而在考察图形等腰梯形中却无显著差异。  (3)3岁、4岁与5岁儿童在三种考察图形中的空间再定向任务操作成绩不存在性别差异。  (4)考察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和等腰梯形对儿童空间再定向任务操作的成绩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在三中图形中的寻找模式相同;也即说明图形自身的特征并不能直接影响儿童空间再定向操作任务的成绩。  线索-目标物的关联特征是影响儿童空间再定向任务操作的关键因素。

儿童心理;空间再定向;认知地图;线索目标物关联

西南大学

硕士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阳泽

2014

中文

B844.1;B842.1

54

2014-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