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定中标记“的”与“之”的韵律效应对比探析

刘旭鹏
华中师范大学
引用
定中标记“的”与“之”都是汉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结构助词。其中,前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功用是当定语,用在定中短语的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一个辅助性连接成分;而后者是从古代汉语中遗留下来,带有一定文言色彩的特殊结构助词,也主要用于定中短语。虽然“的”与“之”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但是它们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相同句法环境中呈现出互补分布:前附助词“的”的使用较为自由,适用于各种文体和场合,且后面多跟双音节中心语;后附助词“之”的使用则受到一定的限制,适用于比较文雅的语体,且后面多跟单音节中心语。同时,“的”与“之”各自的中心语分析中都存在括号悖论,即句法结构和语音结构之间具有不一致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定中标记“的”与“之”进行对比考察,在广泛搜集语料的前提下,揭示两者在句法结构和语音结构之间存在括号悖论,以及不同的黏附方向和语体差异所造成的不同韵律效应,并最终尝试运用汉语韵律语法理论解释这种语言现象。全文共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研究对象和意义,主要概括定中标记“的”与“之”的相关研究现状,对思路、方法和语料来源作出说明。  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定中标记“的”与双音节中心语的优势组配,包括中心语为固化词、中心语前有修饰语,并兼顾考察“的”与单音节中心语的自由组配和非自由组配、“的”与多音节专名短语和成语的搭配情况。最后揭示“的”字短语中心语分析存在括号悖论。  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定中标记“之”与单音节中心语的优势组配,包括“之”字构成的非标准四字格、“之X”词汇化的不同层级,并兼顾考察“之”与双音节中心语的搭配情况、“之”在“非白不文”文体中与多音节中心语的搭配情况。最后揭示“之”字短语中心语分析存在括号悖论。  第四部分:在前文语言现象描写的基础上,揭示定中标记“的”与“之”由于不同的黏附方向造成了不同的韵律性质和韵律结构,即“的”在句法结构上后附而在语音结构上前附,“之”在句法结构上前附而在语音结构上后附;正是由于不同的黏附方向和语体差异,“的”后多跟双音节中心语而“之”后多跟单音节中心语。最后,文章考察在相同韵律环境中“的”、“之”可替换时表现出的语用价值的差异。

现代汉语;定中标记;语体差异;韵律效应;语用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崔四行

2014

中文

H146.2

47

2014-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