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504746

论《爱玛》中的张力

肖燕
武汉理工大学
引用
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于1775年出身在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乡绅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牧师。年幼时和姐姐卡桑德拉一起被送入寄宿学校,但家庭负担不起两人的学费,她俩只能辍学回家。此后,简主要在父亲和哥哥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和写作。1816年,简·奥斯丁身染恶疾,次年不治身亡,她一生主要创作了六部小说:《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6)、《诺桑觉寺》(1818)和《劝导》(1818),其中最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是《傲慢与偏见》。  尽管《爱玛》不如《傲慢与偏见》那么著名,但有许多批评家认为《爱玛》是奥斯丁最成熟的作品。《爱玛》结构精微巧妙,喜剧气氛弥漫全书,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简·奥斯丁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敏锐的观察力和自身的睿智以及娴熟的写作技巧,在“两寸象牙塔”上轻轻描绘乡野几户人家,几对男女的婚恋故事,从小题材中表现出关怀妇女、婚姻、道德等问题。本文将运用文本分析法,从张力角度出发分析选择与被选择、理智与情感、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扩大与缩小四组张力,了解奥斯丁在《爱玛》这部小说中表现出的婚姻观、思想观,道德观以及女性主义思想。现代女性有些重物质轻感情,依附男人放弃独立,自私自利不顾道德,本文旨在启发现代女性追求爱、独立、博爱和平等。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爱玛》;现实主义;文本分析法;女性主义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柯建华

2013

中文

I561.074

38

2014-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