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磁共振及CT成像对兔VX2腹膜腔种植瘤诊断能力比较的实验研究

佟元涛
中国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  本实验通过经腹壁直接穿刺法和开腹注入法制作兔VX2腹膜腔种植瘤模型,对两建模方式的成功率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利用CT、MR对荷瘤兔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根据腹腔内种植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估CT、MR在兔VX2种植瘤模型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月龄6-7个月,雌雄不限,体重2.5-3.0kg)腹膜腔种植VX2瘤苗,制作兔VX2腹膜腔种植瘤模型。接种后在第8天分别对瘤兔腹部进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MR轴位T1WI、T2WI、T1WI+增强扫描,将扫描图像按照肿瘤大小分组:第一组<10mm;第二组10mm-20mm之间;第三组>20mm,并对兔子进行解剖,对腹膜腔内所见到的肿块结节进行HE染色,做出病理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CT及MR对兔VX2腹膜腔种植瘤的诊断价值做出评价。  实验结果:  一、模型建立情况  A组经腹壁直接穿刺法建模10例荷瘤兔,有6例实验兔建模成功。  B组开腹注入瘤粒悬液法建模10例荷瘤兔,有8例实验兔成功建模,荷瘤兔进行CT及MR扫描,并且经最终解剖与病理对照得出结论,两种模型建立方式相比较,开腹注入瘤粒悬液法制作模型成功率要高于经腹壁直接穿刺法。  二、统计学分析情况  (一)CT诊断结果:肿瘤种植后第8天荷瘤兔的CT扫描肿瘤病灶显示情况:<10mm62(个),10-20mm之间53(个),>20mm33(个),病灶CT扫描表现:病灶平扫呈等或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脉期明显强化或者不均匀强化。  (二)MR诊断结果:肿瘤种植后第8天荷瘤兔的MR扫描肿瘤病灶显示情况:<10mm51(个),10-20mm之间52(个),>20mm33(个)平扫表现为等T1或混杂T1信号影,等T2或混杂T2信号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脉期表现明显强化或者不均匀强化。  (三)检测能力评价:就本实验而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CT及MR诊断肿瘤的能力进行评价:在对<10mm的腹腔种植瘤进行扫描,CT敏感度为55.4%、特异度69.6%、准确度56.3%,MR敏感度为40.8%、特异度59.1%、准确度44.0%,对于病灶检出能力CT要明显优于MR;在对10mm-20mm之间的腹腔种植瘤进行扫描,CT的敏感度为73.5%、特异度81.3%、准确度75%,MR敏感度67.6%、特异度64.7%、准确度67.1%,对于病灶检出能力CT要优于MR;在对>20咖之间的腹腔种植瘤进行扫描时CT与MR扫描结果一致,检测能力相同。  结论:  CT与MR用于VX2腹腔种植瘤的影像学检查,在对<20mm的腹腔种植瘤进行扫描时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CT均优于MR,,对于较小病灶的检测具有方便、灵敏、省时的优点,可以相对准确发现肿瘤的早期转移、研究将有助于指导临床选用合适的检查方法进一步了解肿瘤病人的腹腔转移情况,J进而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腹膜腔种植瘤;病理诊断;磁共振成像技术;CT成像技术

中国医科大学

硕士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任克

2013

中文

R735.5;R730.2

34

2014-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