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435134

新型4-苯胺基喹唑啉类Aurora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机制的研究

凌心
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
引用
目的:  以Aurora激酶小分子抑制剂ZM447439为先导化合物,运用药物设计基本原理,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设计并合成新化合物。选择三种肿瘤细胞株对新化合物进行体外活性初筛,针对HepG2细胞,选择活性最好的化合物Cbpe-G1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方法:  1.运用药物设计基本原理,对先导化合物ZM447439进行结构改造,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Discovery Studio2.5),设计并合成得到四个4-苯胺基喹唑啉类全新化合物。选择人肝癌细胞株HepG2、白血病细胞株K562、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对所合成得到的四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初筛。  2.针对HepG2细胞,选择活性最好的化合物Cbpe-G1进行深入研究:  (1)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bpe-G1给药24 h、48 h、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  (2) Western blot法检测给药24 h后AuroraB磷酸化蛋白—磷酸化组蛋白H3(phosphorylated histone H3,pHisH3)蛋白的表达情况;  (3)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给药24 h后细胞形态学变化;  (4)流式细胞仪检测给药24 h后细胞凋亡情况;  (5)流式细胞仪检测给药24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膜电位的变化情况;  (6)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给药24 h后Bax、Bcl-2、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及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1.合成得到四个全新的化合物:Cbpe-G1、Cbpe-B1、Cbpe-B2、Cbpe-G3,均未见报道。  2.细胞初筛结果显示,Cbpe-G1、Cbpe-B1、Cbpe-B2对HepG2、MCF7及K562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针对HepG2细胞,化合物Cbpe-G1抑制活性最好。  3.CCK-8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bpe-G1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bpe-G1处理组的pHisH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  5.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显示,Cbpe-G1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  6.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bpe-G1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P<0.01,P<0.001)。  7.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bpe-G1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线粒体膜电位(△Ψm)均有降低(P<0.01,P<0.001)。荧光显微镜观察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线粒体膜电位均有降低。  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bpe-G1处理组的pHisH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01);胞浆中cytc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 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01)。  结论:设计并合成得到四个4-苯胺基喹唑啉类新化合物。Cbpe-G1是Aurora B激酶抑制剂,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Cbpe-G1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

Aurora激酶抑制剂;细胞凋亡;药物设计;抗肿瘤活性

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

硕士

药理学

刘毅

2013

中文

R979.1

72

2014-0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