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海披里安》中济慈的人文主义思想

郭珊
中南大学
引用
英国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约翰·济慈(1795-1821)以其诗歌中对“美”的追求而闻名。在他“美”的理想中,隐含其对人性和历史的人文主义思考。其长诗《海披里安》虽未完成,却是他人文思想的代表作品。本文将在浪漫主义时期人文主义的背景下,结合济慈信件中的相关表述,分析在《海披里安》这部残篇中,济慈人文主义追求的体现形式,他对道德的理解,以及对人性和历史进步过程的思索。  《海披里安》首先从形式上反映了济慈的人文主义追求。希腊神话和感性叙述的方式是济慈抒写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独特方式。古希腊作为人文主义的起源,其神话被济慈加以改写,成为他对现实的人文主义寓言。同时,济慈在诗作中对“情感”描述的注重也呼应了浪漫主义时期人文思想对感性力量的信任。至于济慈在《海披里安》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他对道德和历史进程的思考之中。  《海披里安》中,“美”很大程度上成为道德的标志。济慈认为,只有心灵保持“无私”才能感受真理性的“美”。诗人培养“消极能力”以书写真“美”,世人则通过培养心灵的“无私”领悟道德的内涵。凭藉这一领悟,人将认识到苦难的意义,从而得到救赎。济慈将这一救赎表述为“智力”到“灵魂”的升华。这便是他道德的理想。这一理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应用即体现济慈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观点。和浪漫主义人文思想家一样,济慈强调人性发展和历史发展的相互交融。济慈认为,亲身经验而获得的“知识”是推动这两方面进步的重要力量。心灵成长必然经历生活的“神秘”所带来的迷惑和不安。在“泪之谷”中磨砺将给予人认识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从而提升其对道德的领悟。后人以自身经验对前人的“知识”加以验证和继承,从而实现“知识”的积累,人性由此得以发展,继而促进人类历史的进步。  济慈对“美”的定义包含他对道德的思考,他对“知识”的理解又规定了其道德理想的实现途径。济慈的人文思想和美学思想紧密交织。这二者的相互交融要求我们既要认清济慈“美”的追求中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也要承认他社会和历史文本中的美学诉求。结合美学研究济慈的人文主义思想必将加深我们对济慈其人及其诗歌的理解。

约翰·济慈;《海披里安》;浪漫主义;英国诗歌;叙述方式

中南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张跃军

2012

中文

I561.072

113

2014-0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