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408882

水稻齿叶矮缩病初侵染源及其病原病毒的遗传信息研究

章友爱
广西大学
引用
水稻齿叶矮缩病是由植物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水稻病毒属(Oryzavirus)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引起的,是水稻上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病害。本文从广西大学农场诱虫灯下褐飞虱虫口数量统计及其带毒检测、田间褐飞虱带毒检测、田间自生稻、再生稻及部分禾本科植物的带毒检测来初探该病的初侵染源。结果表明:水稻齿叶矮缩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迁飞来的带毒褐飞虱,二是本地越冬后未完全死亡的染病自生稻、再生稻、玉米(Zea mays)、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和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等禾本科植物,其中光头稗携带RRSV为首次报道。   分别用褐飞虱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进行不同时间的传毒试验,30 d后通过RT-PCR技术检测水稻植株中的RRSV,结果发现,褐飞虱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传毒时间相差不大,最短的传毒时间均为30 min,长翅型成虫传毒2-4 h时传毒效率比较高,水稻植株带毒率为10%,短翅型成虫传毒4h时传毒效率比较高,水稻植株带毒率为25%,随着褐飞虱取食水稻的时间增长,水稻感染RRSV的比率提高。   根据自广西大学农场采集的水稻病毒病样品的小RNA高通量测序所获得的RRSV序列和Genbank上发表的RRSV基因组各片段的序列,分别设计RRSV基因组不同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成功克隆RRSV南宁分离物(RRSV-NN)基因组S5、S6、S7、S8和S10片段的全长序列。经Vector NTI11.05软件分析得出RRSV-NN-S5RNA全长序列2682 nts,含有1个ORF,编码一个含808个氨基酸的蛋白;RRSV-NN-S6RNA全长序列2158 nts,含有1个ORF,编码一个含680个氨基酸的蛋白;RRSV-NN-S7RNA全长序列1938 nts,含有1个ORF,编码一个含608个氨基酸的蛋白;RRSV-NN-S8RNA全长序列1913 nts,含有1个ORF,编码一个含596个氨基酸的蛋白;RRSV-NN-S10RNA全长序列1162nts,含有1个ORF,编码一个含296个氨基酸的蛋白。   用Vector NTI11.05软件分析RRSV-NN各片段与已报道的RRSV各地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一性,结果发现:RRSV-NN基因组S5、S6、S7、S8、S10片段与已报道的各地RRSV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一性分别为94.4%-94.6%、98.2%-99.4%、96.4%-100%、98.2%-99.4%和99%-99.3%。与已报道的各地RRSV相应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一性分别为97.6%-97.9%、99.3%-99.6%、99.5%-99.6%、98.2%-99.7%、99.4%-99.7%。   从RRSV的S5、S6、S7、S8和S10片段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来看,南宁分离物的每个片段展示出的与已经报道的分离物的相应片段存在的差异不尽相同,这暗示了RRSV的S5、S6、S7、S8和S10片段的进化是独立进行的,这有可能与不同地域的环境选择压力相关,从而导致同一分离物基因组各个片段在进化上的步调不一致。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初侵染源;传毒时间;RRSV基因组;遗传信息

广西大学

硕士

植物病理学

廖咏梅

2013

中文

S435.111.4

67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