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408217

杨树高效经营技术的研究

王亚
广西大学
引用
杨树生长快速、高产、适应性强,广泛种植于国内外中纬度平原区。其木材应用广,但杨树人工纯林抵御病虫害能力低下,自我恢复能力也不强,产量不高,种植效益偏低。菏泽市是全国首批四个平原绿化达标地区之一,杨树是菏泽市最大的优势树种,也是最早形成产业化的树种,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举足轻重。本文以国家林业局局重点项目《杨树速生丰产林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区域化实验》为依托,对菏泽市具有代表性的杨树人工林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创新林下复合种植经营模式,并在瘠薄立地杨树栽培技术上实现突破。   (1)通过对杨树林下种植高效经营模式的研究,结果发现:   林下种植可提高林木生长量,大幅增加林地综合效益,是改造现有低产林分,增加农民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各个杨树品种以相同的方式林下间作相同的农作物,经济效益没有明显差别,但比杨树单一纯林的经济效益高。   林下种植不同的作物,收益不同,林下模式有:林+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林+花卉苗木、林+食用菌、林+中药材。适宜种植的作物为小麦、花生、棉花、西瓜、甘蓝、牡丹、菠菜、大叶女贞、紫薇、平菇、双孢菇、鸡腿菇、丹参、半夏、芍药等,各种种植模式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各模式受各地传统种植习惯、当地市场需求、家庭经济劳力条件、自身技术等因素影响,因此要根据各地各家庭条件,选择适合各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   配置方式不同,幼林时期林木生长量和林下种植效益差异不明显。适当减小株距、加大行距,可延长林下种植年限,林农复合经营效益显著。设计行距10m的林分,株距以3m的配置林木和林下种植综合效益最高。   林分密度相同,株行距配置不同,林地综合效益则不同。密度17株/667m2,以株行距配置为4m×10m的综合效益最高;密度21株/667m2,以4m×8m配置的综合效益最大;密度22株/667m2,3m×3m-17m高于5m×6m;密度28株/667m2,3m×8m高于4m×6m。   (2)通过对瘠薄立地杨树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发现:   适于瘠簿立地栽培的杨树优良品种组合为:中菏2号、中菏1号,L35、I-107、L323、I-102等。   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瘠簿立地造林,以培养中径材目标,单株营养面积16-24m2、28-42株/667 m2的密度进行造林,可以生产较多的木材,按实际收购方式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   杨树造林选用一年生苗,造林成活率高,造林5年后材积生长量与二年生苗没有差异。一年生苗各种造林成本低、保存率高,可大大提高政府和农民积极性。   在瘠薄立地条件下造林,施肥是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前3年林下种植农作物,不需为林木单独施肥,为间种作物增施肥料,可起到以耕代抚的作用,促进幼树的生长。从第4年起至采伐,对林木施氮肥尿素为主。   浇水对促进杨树生长非常显著,施肥同时浇水可提高肥效。3月至6月上中旬干旱季节,浇水2~3次可促进杨树根系生长和杨树叶面积扩大,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干旱年份,及时浇水可促进杨树根系生长,提高林木抗旱抗寒能力。   合理的耕抚对促进杨树生长效果非常明显。一年耕抚2次,耕抚深度以15cm左右为好。林下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后,每年应结合追肥耕抚2次。

栽培模式;杨树林;生态建设;配套技术

广西大学

硕士

生态学

吕成群

2013

中文

S792.11

82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