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404888

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谢成龙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引用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porin4)和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表达变化的影响。   方法:300只SD大鼠,雄性,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60); CIR组(n=60);G-Rg1组20mg/kg组(n=60);乙酰唑胺(AZA)组100mg/kg组(n=60);G-Rg1组20mg/kg+AZA组100mg/kg组(n=60)。每组据不同时间点分为6h、1d、3d、7d、14d5个亚组(n=12)。各组均于术前三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G-Rg1与AZA分别以生理盐水及注射用大豆油做对照。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血管不插入线栓。于术后2h采用Zea Longa评分标准筛选成功模型,1~3分视为造模成功,并于术后各时间点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测定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来观察血脑屏障(BBB)通透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病灶侧海马区AQP4和PAR-1蛋白表达,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病灶侧纹状体AQP4 mRNA和PAR-1mRNA的表达。   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模型组与各药物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6h时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6h后模型组与各药物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第3d神经功能评分最高,随后开始降低,各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Rg1组与模型组比较在再灌注后1d、3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AZA组与模型组在术后第1d、3d、7d、14d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G-Rg1+AZA联合治疗组与模型组、G-Rg1组和AZA组比较在再灌注后1d、3d、7d、14d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Rg1组与AZA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伊文思蓝测定:模型组在再灌注后6h即有EB漏出进入脑组织中,在第3天漏出量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G-Rg1组,AZA组、G-Rg1+AZA联合治疗组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G-Rg1+AZA联合治疗组与G-Rg1组和AZA组比较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Rg1组与AZA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AQP4表达的变化: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模型组在缺血再灌注后6h即可见AQP4表达升高,在第3d处于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各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G-Rg1组,AZA组,G-Rg1+AZA联合治疗组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G-Rg1+AZA联合治疗组与G-Rg1组和AZA组比较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Rg1组与AZA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4.PAR-1表达的变化: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模型组PAR-1表达在6h无明显变化,在6h后开始上升,7天处于最大值,随后表达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G-Rg1组和G-Rg1+AZA联合治疗组比较在再灌注后除6h外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AZ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ZA组与G-Rg1组和G-Rg1+AZ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G-Rg1组与G-Rg1+AZ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4与PAR-1的表达升高,并与BBB通透性增加相关,均可加重缺血性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2.人参皂苷Rg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急性期有神经保护作用,可降低BBB通透性,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AQP4与PAR-1表达实现的。  

脑缺血再灌注;人参皂苷Rg1;血脑屏障;水通道蛋白表达;蛋白酶激活受体-1;神经保护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硕士

神经病学

郑国庆

2013

中文

R743.31;R284.1

50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