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393191

纤维素乙醇转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利用其对秸秆颗粒的探索

王慧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目前,以纤维质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尚处于研究和示范工厂阶段,原料供应和技术转化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主要瓶颈。我国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面对众多的生物质原料,缺乏相关技术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筛选和评价。   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方法有水解法和热化学法,水解法是指将原料中的多糖转化为乙醇;热化学法是将原料气化得到的合成气转化为乙醇,目前运用较多的技术是水解法。纤维素是线性长链大分子聚合结构,其分子通过大量氢键聚合,使得其结构稳定,因此需要先将其预处理,之后将纤维素转化为六碳糖,半纤维素转化为五碳糖,最后将糖类发酵为乙醇。本文遵循化工技术经济的分析决策过程,初建纤维素乙醇转化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频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建立技术指标等3个一级指标,原料组成、生产过程等7个二级指标,纤维素含量、转化装置规模、燃料化利用率、原料成本、纤维素乙醇目标价格、CO2排放等22个三级指标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对专家调查表的统计,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权重大小确定该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得出纤维素乙醇转化率(w=0.1994)、转化装置规模(w=0.1040)、纤维素酶成本(w=0.0595)、纤维素含量(w=0.0581)、原料成本(w=0.0510)、CO2排放(w=0.0448)以及半纤维素含量(w=0.0434)等主要评价指标。对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甜高粱秸秆等三种农作物秸秆进行筛选分析,得出每种原料的最适宜转化路线;并根据层次分析法对三种原料打分,得到综合得分小麦秸秆(0.1551)、玉米秸秆(0.2034)和甜高粱秸秆(0.1416),可见玉米秸秆的综合得分稍高,而且玉米秸秆的生物质含量和纤维素转化率较高,重点分析玉米秸秆的原料供应模式。   对现有农作物秸秆的原料收-储-运体系调研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玉米秸秆的收获受季节性制约,不能做到原料的稳定性供应;由于玉米秸秆体积较大,需占用较大的储存面积和较多的运输车辆;另外玉米秸秆的安全储存也尤为重要,纤维素乙醇的转化对原料品质(如含水量要求20%以下、是否夹杂泥土、是否发生霉变等)的要求较高,所以现有原料供应模式在玉米秸秆的收购、储存、运输各个环节尚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针对此,提出将原料颗粒化作为纤维素乙醇的原料,据调查,玉米秸秆颗粒化对原料的生物质组成没有改变。通过对玉米秸秆颗粒制纤维素乙醇从生物质含量变化和原料供应成本方面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得出秸秆颗粒化后,原料纤维素含量为38.75%,与颗粒化之前的39.41%相比差别不大,可见颗粒化并不影响其生物质含量,具备技术可行性;而且原料颗粒化后可增加其储存密度而压缩其储存体积,减少原料储存空间并且对运输所需的车辆也大大减少,并且使原料的保存周期增长,使原料的收购不再受季节性影响。结合目前实际运用的纤维素乙醇转化方法,确定秸秆颗粒的合理转化工艺路线,从而解决了目前原料收-储-运体系存在的高成本问题,为后续纤维素乙醇的原料供应模式提供思考。  

木质素;纤维素乙醇;玉米秸秆;秸秆颗粒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化学工程与技术

张卫东;刘蜀敏

2013

中文

TQ914.1;TQ352

82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