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392951

靶向氧化淀粉微球目标释放莱菔素的研究

洪佳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莱菔素是从萝卜种子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突变、抗氧化以及抗癌的作用,但如果莱菔素的加工、运输及储藏条件不适宜,会引起莱菔素的降解,以致降低其药效。莱菔素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它在医药食品中的应用,为了提高莱菔素的稳定性,并达到缓慢释放药物并靶向给药从而治疗癌症的效果的目的,本文用脂质体包封莱菔素,β-环糊精衍生物包埋莱菔素,制备了靶向微凝胶微球,并通过实验考察了制成微球后的莱菔素的稳定性、包埋率以及药物释放的情况。   首先,采用超声法制备莱菔素脂质体,得到的微球粒径在200nm以下,并考察了脂质体对莱菔素的包封率。通过对比不同的制备脂质体方法,发现超声法比较适用于制备莱菔素脂质体,且包封率为14.91%。通过初步条件优化,得到制备均一的莱菔素脂质体工艺条件如下: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为3∶1,超声时间为2min,得到的莱菔素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43.5nm,分散系数为0.236。并对莱菔素脂质体进行药物释放实验,发现9小时左右达到释放最大值41.1%,具有一定缓释的效果。   由于脂质体包封率较低,于是采用了自制的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对莱菔素进行包埋,将液体的莱菔素粉末化,并提高了莱菔对热和酸碱的稳定性。在制得β-CDP-莱菔素和CM-β-CD-莱菔素后,对此采用了红外和紫外光谱的鉴定。通过实验确定β-CDP与莱菔素的质量比为3∶22,CM-β-CD与莱菔素摩尔比为1∶1为最佳包埋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最佳包埋率分别为81.49%和83.62%。对两种包合物进行药物释放实验,发现β-CDP包合物和CM-β-CD包合物对酸性较为敏感,释放较快。由于癌细胞处体液呈酸性,该包合物可以用于癌细胞处药物释放,达到治疗效果。   由于β-CDP包合物和CM-β-CD包合物不能主动靶向给药,在包埋的材料上连接靶向基团——叶酸,制备出靶向微球,实现药物靶向传送,使载药微球主动靶向肿瘤细胞。由于以上两种材料连接修饰基团较为困难,故选择了新型材料——氧化马铃薯淀粉,可以使用叶酸进行修饰,因此采用氧化淀粉包埋莱菔素,制备莱菔素微凝胶微球。但由于莱菔素分子量小,容易从微凝胶的网孔漏出,通过实验发现氧化淀粉可以固载环糊精聚合物,因此采用制得的β-CDP包合物,成功制得β-CDP包合物微凝胶的靶向微球,直径在15~45μm之间,测得其包埋率为24.11%,并对靶向微球进行的药物释放实验。  

莱菔素;脂质体;β-衍生物;氧化淀粉微球;药物释放;靶向治疗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化学工程与技术

袁其朋

2013

中文

R283.6;R944.9

97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