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39214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声调习得及偏误分析

罗晶剑
江西师范大学
引用
声调作为汉语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学生出现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众多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声调发音容易出现调值不到位,调型不准确,从而呈现出一种“洋腔洋调”的语言面貌。   通过两年多的汉语网络教学,笔者收集了约200份上课录音语料,根据语料对非汉字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学生分别进行声调偏误分析,包括单字认读的声调偏误分析、词语认读的声调偏误分析。分析得出: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偏误类型主要是阴平阳平调值不够高,上声没有体现降调部分,去声“下不去”调值不够低;汉字文化圈学生的偏误类型主要是阴平和去声相混,上声有时读成阳平。通过非汉字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的语料对比得出:非汉字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偏误率相差较小,汉字文化圈偏误率稍低,但是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比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双音节词声调同化和逆同化、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等。最后针对不同的声调偏误类型提出了手势教学法、音乐教学法、语气词“嗯哼”法、全降调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声调;偏误分析法;汉语语音;留学生

江西师范大学

硕士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江燕

2013

中文

H195

135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