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当代西方译论影响下的中国文艺学派翻译思想发展研究

石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引用
人文科学的发展阶段没有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它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的,是内在的,无法割断的,翻译学就是如此。但是,本文选择西方译论引入中国这一现象作为中国传统文艺翻译思想和中国当代文艺翻译研究的分界线,是因为在西方译论引入之前,中国翻译文艺学派的思想观点比较一致,认为忠实于原文乃翻译之第一准则,于是罗新璋梳理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的翻译思想演变轨迹。但在大量西方翻译理论进入中土之后,中国传统的文艺学派翻译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影响,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受到了挑战,中国传统的文艺学派翻译思想一统中国译界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由主流变成了支流。中国文艺学派翻译研究就要如此消沉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文艺翻译研究,顺应时代潮流,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艺学理论资源,但是并没有固守于此资源,而是积极地吸纳西方译论的精华,借鉴西方“先进”译论来发展中国传统文艺翻译思想。我国有不少学者通过分析和借鉴西方译论,对中国文艺学派翻译思想予以了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本文研究的是西方译论引入中国之后的三十余年间,中国文艺翻译思想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特点,主要是基于这三十年来发表于中国大陆的中国文艺翻译思想研究文献,包括重要意义的著作和论文。同时,对产生于西方译论大量引进中国之前的中国文艺翻译思想研究成果和重大的学术事件也会有论及。在内容上侧重于西方译论引入中国之后,中国文艺翻译思想的发展特点:研究方法多元、研究广度扩大、研究深度增强、研究成果丰富和思想观点出新以及提出中国特色译学和初步建立翻译学科。除此之外,也将重点论述中国文艺翻译思想研究在现代的学术语境下应该继续发展之处。   本文正文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当代西方译论引入之前的中国文艺翻译思想、当代西方译论引入之后的中国文艺学派翻译思想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中国文艺学派翻译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本文以描述与分析的方法为主,同时综合运用了其他的研究方法,得出当代西方译论引入中国之后,中国文艺翻译思想研究吸纳其精华,直接、间接地与之融合,为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中国文艺翻译思想研究又重获新生,在研究方法、研究广度、研究深度、研究成果、思想观点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看到了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看到虽然中国文艺翻译思想研究在现代的学术语境下继续发展,但是它还不够完善。于是,笔者提出中国文艺学派翻译理论体系的宏观构想、中国文艺学派翻译思想的进一步现代转化、继续规范理论术语、催生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理论方法、探索对外传播的途径等五个方面的建议,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文艺学派翻译思想。

文艺学派;翻译思想;忠实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

法语语言文学

谢思田

2013

中文

I046

85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