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新效用理论探索及其实证应用分析

王首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引用
本文尝试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新的、可计算的、无量纲的消费者效用理论——比例效用理论,并且进行实证层面的验证和具体应用。   按照效用的定义量区分,目前的主流经济学效用理论可以分为两种:绝对财富数量效用理论与变化财富数量效用理论。前者的代表理论之一是期望效用理论,后者的代表理论之一是前景理论。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最终财富数量绝对值决定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前景理论认为消费者财富数量的变化量决定其效用水平。两个代表性理论在解释消费者行为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得到启示一:消费者的财富绝对量与变化量都会影响其效用水平。在风险条件下,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根据客观风险概率采取行动,前景理论认为消费者无法正确理解和使用客观风险概率,因此使用主观权重(客观概率的函数)作为消费者行动的风险依据,然而前景理论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主观权重函数解析式,这就使得前景理论对消费者行为的解释仅仅停留在描述层面上,由此可以得到启示二:在主观权重函数尚无明确定论的情形下,为防止不恰当的函数转换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错误,直接使用客观概率判断消费者的行为更适宜。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启示,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将消费者的效用定义在其财富变化量与最终数量两个变量上的效用函数,并且当消费者面临风险时,使用客观概率采取行动。   本文的新效用函数构造如下:   假设1:消费者的初始状态用G0=(G1,G2,……Gi)表示,“Gi”表示消费者所拥有的各种财富的数量,下标“i”表示财富的种类。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消费者有维持当前所在状态的倾向,即不与外界发生财富交换。   假设2:当存在一个外界交换条件时,例如存在△G=(△G1,△G2,……△Gi),外界影响的变化量与人们自身最终持有量之间的比值决定人们的效用量,称为比例效用量(Ratio Utility),表达式如下:RU=Σi△Gi/Gi+△Gi假设3:人们对比例的敏感度有一定限制。   根据以上三条假设建立起来的新效用理论称为比例效用理论,比例效用理论能够解释消费者在风险条件下的行为机制和确定性条件下的行为机制。   1、风险行为   风险条件下消费者的行为机制可以概括为:处于状态(X1,P1;X2,P2……;Xn,Pn)的决策者,当面临可选状态(x1,p1;x2,p2……;xm,pm)时,通过计算转变状态的比例效用量决定是否接受可选状态,如下式所示: RU(X1,P1;……;Xm,Pm)(|)(x1,p1;……;x(m),p(m))=n∑i=1m∑j=1Pi·Pj·xj-Xi/xj其中i=1,……,n;j=1,……,mRU>0,接受备选状态RU≤0,拒绝备选状态根据上式计算的结果确定消费者最后的选择状态,计算结果有三种可能的情形:(1)单稳,即消费者在已处状态和可选状态之间有且仅有一个最优选择,消费者选择了该状态以后,拒绝转变状态;(2)双稳,即消费者在两个状态上都保持稳定,不愿意愿改变第一选择,此时第一选择即消费者的最终选择;(3)犹豫,即消费者无论处在哪一个状态,其向另一状态转变的比例效用量均大于零,消费者在两个状态之间很难抉择。   确定条件下消费者的行为机制仍然可以用比例效用理论给予解释。本文使用比例效用理论对微观层面上的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给予解释,同时也将比例效用理论的应用推广至宏观层面,如国际贸易决策,最优税制结构等。   2、确定条件下的消费与储蓄决策微观层面的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可以用消费者综合消费储蓄比例效用恒等式进行描述,如下式所示:c/c0+c-c/m0+m-c=m-c/m0+m-c上式中各符号含义如下:c表示消费者当期的总消费额;m表示消费者当期的总收入额;c0表示消费者的当期消费品初始状态;m0表示消费者的当期货币初始状态。   等号左侧第一个表达式表示消费者消费品数量变化产生的比例效用量,等号左侧第二项表示消费者因购买消费品而支付货币产生的比例效用量,等号左边两个表达式之和表示消费者的消费效用;等号右边表示消费者将消费剩余的货币用于储蓄而产生的比例效用量,即储蓄效用。上式的含义是,消费者将当期总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分配,当消费者消费效用与储蓄效用相等时均衡。利用中国城镇居民2002年至2011年十年间的消费额与收入额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显著,对中国城镇居民效用水平测算的结果显示,2006年之前城镇居民效用水平上升趋势明显,2007年之后城镇居民效用水平总体保持平稳,略有下降趋势。   如果将消费者的消费品按照功能独立的种类进行划分,那么就有消费者的分类消费储蓄比例效用恒等式,即:ci/ci0+ci-ci/m0+m-Σici=m-Σici/m0+m-Σici利用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2001年至2011年的分类消费与收入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显著,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分类消费效用水平测算的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效用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效用水平,同时农村居民效用水平上升趋势明显。   3、确定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决策比例效用理论在宏观经济领域同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作为典型的应用,可以推导出国际贸易决策中的进口额与GDP比例效用恒等式,如下所示:I/I0+I-I/G0+GDP=GDP/ G0+ GDP上式中的I表示一国当期进口品总额,GDP表示该国当期国民生产总值,I0表示一国当期进口品初始状态,G0表示一国当期总财富的初始状态。   4、确定条件下的公共品与私人品模型如果将比例效用理论推广至公共财政领域,可以推导出公共品与私人品的比例效用恒等式:G-G0/G-T/M-C-T=C-C0/C-C/M-C-T=M-C-T-M0/M-C-T基于上式,可以得到兼顾纵向规则公平与效率的最优所得税理论模型与最优消费税理论模型,其中最优所得税模型如下式所示:μ=1-C/M-√-1/km·√1+M(0)/M,km为常数,km<0最优消费税模型如下式所示:η=1-√-1/kc·√C0/C kc为常数,kc<0总之,本文基于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启示,尝试构建一个新的效用理论模型,并且将该效用模型应用于解释风险条件下消费者的行为机制,和确定性条件下消费者效用水平的测算,同时尝试性将新效用理论向国际贸易决策与公共财政领域推广。  

比例效用;居民效用测算;消费者效用;GDP恒等式;最优消费税;财富绝对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博士

财政学

孔淑红

2013

中文

F014.5;F812.42

214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