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374115

认知视角下口译笔记的分析及优化

王云霄
武汉科技大学
引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提高中英口译质量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口译质量成了学术研究的焦点。口译是双语水平的体现,但口译笔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口译质量的好坏,做好口译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笔记体系。  关于英汉互译的口译笔记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些研究者将这些中英互译的口译笔记称之为“穿透型笔记法”即penetrate-note。简单说来,就是在口译笔记中创立的各种符号可以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通用——即穿透语言现象,最大限度并清晰地记录和还原信息,为口译提供便利。现在常用的口译笔记主要包括:符号体系、结构体系、逻辑体系等内容。语言的创造性和任意性决定语言的无限性。但由于口译符号的有限性,口译符号无法满足人类语言庞大体系的需求。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而口译笔记具有分析性和可释性,因此口译笔记要适应语言的发展就要进行相应的优化。  为了解释知识的组织和储存,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的认知模式。例如:Minsky(1975)的框架理论(Frames with Defaults)和Fillmore(1982)的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Schank& Abelson(1977)的脚本(Scripts)模式,Rumelhart(1975)的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以及Lakoff(1987)以其中一些模式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Model,简称ICM)。简单来说,理想化认知模式(ICM)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与理解现实世界过程中对某领域中经验和知识所形成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组织和表征结构。这一理想化结构的主要构建原则是转喻模式,而认知转喻为转喻模式的实现提供心理途径。  近年来关于转喻的研究有很多,国外对转喻的研究已很有成就,国内对转喻的研究还相对有限,一部分是由于受传统转喻思维的局限。在传统转喻观点中:转喻是在两个互相联系的事物中,是用一事物的名称来指代另一事物,且认为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转喻的本质是人们运用物体、概念、事件的某个突显方面或部位来指称并认识整个物体、概念或事件,或者运用整个物体、概念或者事件,作为一个完型来指称并认识事物的某个部分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认知转喻,而不单是传统转喻观中的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转喻根植于人类的基本经验,这种经验运用在口译上可以反映口译员对客观世界所形成的不同的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Lakoff,1987),所以虽然不同口译者的口译笔记是不一样的,但却可以表达同样的意义。  本文对口译笔记研究进行了新的尝试,试图从认知角度通过口译员的认知模式来分析口译笔记符号的形成,探索认知转喻在口译笔记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迪莱娜速录法(Teeline Shorthand)运用到口译笔记中的可行性,并试图将迪莱娜速录法与口译笔记相结合,随后用不同的笔记法将同一文本转换成口译笔记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出迪莱娜速录法运用到口译笔记中的优缺点,证明将迪莱娜速录法和口译笔记灵活结合可以实现良好的认知转喻,能够完善和优化口译笔记,从而提高口译笔记效率和口译质量。

英汉互译;口译笔记;认知模式;转喻模式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张四友

2013

中文

H315.9

54

2013-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