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规范彝文在四川凉山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邢璐
中央民族大学
引用
自国务院1980年正式批准《彝文规范方案》以来,规范彝文在四川凉山社会各个领域已推行使用三十多年,为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规范彝文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促进了彝汉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益于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知识经济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四川凉山社会的转型,教育不仅要履行其社会责任,同时还应顺应市场需求与人才需求的双重规律而不断进行自身调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然而,这个过程给规范彝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难以名状的隐患。   笔者选择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和《彝文规范方案》标准音点所在地喜德县两个田野点进行调查,获得了三十多年来规范彝文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情况的真实资料和第一手数据。本文以此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量化和质化相辅相成的研究手段,重点分析规范彝文应用于四川凉山教育教学中的历史情况和现实状况,不同群体对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态度,并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规范彝文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章:   第一章,主要说明本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论文研究的主要概念,并就学术界关于规范彝文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第二章,主要介绍彝族及其语言文字概况,并对四川凉山彝族人口分布、语言分布、历史上使用过的民族文字和彝汉双语教育概况进行简要介绍。   第三章,主要描述规范彝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首先,回顾三十多年来,规范彝文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历史状况,主要分为试行阶段、发展阶段、滑坡阶段、恢复和再发展阶段。其次,通过对实地田野调查对象(家长、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其彝语的使用情况、掌握程度,规范彝文的使用情况、掌握程度以及语言文字的使用态度,力求真实反映规范彝文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现实情况。   第四章,通过对不同群体的访谈,总结不同阶层对规范彝文所持的态度,并进一步分析规范彝文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第五章,从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管理机制、经费投入、彝语文师资、教材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规范彝文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各方面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第六章,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试图通过以上工作,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对规范彝文在四川凉山教育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不同群体对规范彝文所持的态度,总结规范彝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现实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双向原则,发现目前规范彝文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试图为国家和地方等各级相关部门制定民族语文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意见。

彝文;中小学教育;文字规范;双语教学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木乃热哈

2013

中文

G752;H217

101

2013-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