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北京昌平区“花钹大鼓”舞蹈形态特征研究及教材浅析

刘丹青
中央民族大学
引用
北京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是在明末清初时期从外地传入北京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民俗艺术。它也是目前北京地区为数不多能够保存比较完整的民间舞蹈艺术。昌平区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其已在2005年和2008年分别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昌平区首个“国字号”非遗项目。本篇论文着重依靠田野调查和亲身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在理解北京“花钹大鼓”这门艺术时首先从北京“花钹大鼓”的历史源流出发,考察其产生背景、历史轨迹和发展现状,并根据目前现实状况提出若干有利于“花钹大鼓”传承和保护的一系列方法措施。随后针对“花钹大鼓”舞蹈的表演形式、典型动作、表演时的音乐、服饰、道具各要素以及风格特征等问题予以细致的研究、分析与阐释。论文亦从多个角度观察研究“花钹大鼓”,并据此总结出北京后牛坊村“花钹大鼓”舞蹈内容的训练价值及其进入课堂并将其编排成为教材的深刻意义,尝试将“花钹大鼓”舞蹈教材的建设框架和教材编排实例的设想转变为实际的文字内容。使得将其引入专业院校民间舞蹈教材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花钹大鼓”舞蹈教材的整理研究也展现出了它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本篇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该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整体结构框架和论述思路。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的产生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文化,历史源流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传承措施,推动民间艺术积极全面的发展。第二章主要是对后牛坊村“花钹大鼓”舞蹈的表演形式、特色动作以及队形、音乐、服饰、道具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力求客观、真实、全面地向人们展示出“花钹大鼓”舞蹈的整体面貌。除此之外本章还依据上述研究内容总结出了“花钹大鼓”的若干艺术特征以及之所以形成这些显著特征的主要缘由。随后提出了“花钹大鼓”舞蹈的学习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所具有的训练价值和目的意义。第三章以“花钹大鼓”的教材建设框架和教材实例作为出发点,对“花钹大鼓”进入课堂教学及教材编排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其被引入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花钹大鼓;舞蹈形态;民间民俗艺术;舞蹈教材编排;舞蹈训练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

舞蹈学

朴永光

2013

中文

J722.21;J7-4

53

2013-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