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364726

甲骨卜辞文学研究

刘昕
济南大学
引用
甲骨卜辞具有文学性。对甲骨卜辞进行文学关照,分析其在文体结构、诗歌属性、叙事方式、传播接受等方面的文学属性,对于再现文学源头以及深刻理解中国文学传统中的诗乐思想、忧忠意识、审美意绪、民族精神等十分必要,有助于推动卜辞文学以及整个古代文学的研究与发展。   甲骨卜辞中已经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思想。   在卜辞的文体结构考察中,从叙辞、命辞、占辞、用辞、验辞的各自属性入手,可以归纳出殷商时期独具特性的卜辞文体。通过综合衡量促使这一文体形成的历史条件与当时先民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可以管窥殷周先民的民族文化特质及其思维方式与心理机制的深层结构。   在卜辞的诗性特质考察中,典型的诗性卜辞所呈现出有规律的书面状态、音韵性质和表达方式。我们将其与相对成熟的诗歌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卜辞确实具备诗歌的某些特征,卜辞与诗歌之间也的确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先民在卜辞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诗性思维。   在卜辞的散文叙事考察中,卜辞文学的叙事模式得到梳理。通过归纳这一模式所表现出的典型形式,我们进一步发掘出卜辞文学在叙事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学特性。从文学的叙事角度入手,分析卜辞文学的叙事风格、叙事方式、叙事顺序,探寻卜辞作为早期文学所表现出的独特叙事特征,及其与后世文学叙事手法的发展、流变之关系,以及对后世文学叙事的深远影响。   在卜辞的传播接受考察中,我们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卜辞文学的仪式性传播和社会性接受。卜辞文学以敬畏的心态、特殊的选材、复杂的程式为卜辞仪式注入一种神秘色彩,在当时因无法认知自然想象而迷信征兆、希望神迹的情况下,使先民达到一种心理需求上的自我满足,并以此牢牢掌握群众心理,起到愚民效应。而当时普遍存在的神灵观念使得民众愿意相信人与神之间可以通过某种途径产生沟通,进而获得神灵的指引,又因某些时候卜辞的应验,愈发加剧了民众对神灵的崇拜,因而笃信神灵、重视仪式,使得神灵观念、巫术观念深入人心,进而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促进了卜辞文学的传播与接受。   以甲骨卜辞为依据,我们可以充分还原当时社会生活面貌及族群中的重大事件,展现殷周时期各个层面的人物形象及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当时的狩猎、战争、婚嫁、农耕、生育、祭祀、审美等方方面面,铺展开一副生动而完整的先民生活画卷,反映出先民的浪漫主义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卜辞中先民对于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表述中,折射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并存。

甲骨卜辞;卜辞文体;诗性特质;散文特质

济南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蔡先金

2013

中文

I207.62

105

2013-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