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丹参多酚酸盐对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杨靖冬
广西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通过建立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模型肢体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清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8(IL-8)、血栓素B2(TXB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模型肢体肌肉组织干湿重比值的影响;病理学分析丹参多酚酸盐对模型肌肉组织肌纤维破坏的干预程度;从大体病理、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的系统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10/组),分别为假手术组:仅游离出右后肢股动脉不进行缺血损伤,术后6h测量右后肢小腿中段水平周长,6h后再次测量右后肢小腿中段水平周长并采集标本;模型组:手术游离出右后肢小腿股动脉,用微血管夹阻断股动脉,在阻断处以下用橡皮带弹性环结扎,阻断侧支循环造成兔右后肢缺血模型,术后6h测量右后肢小腿中段水平周长,恢复血流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6h后再次测量右后肢小腿中段水平周长,并采集标本;治疗组:造模方法同模型组,术后6h测右后肢小腿中段水平周长并恢复血流,在恢复血流前1h静脉注射丹参多酚酸盐(50mg/kg),再灌注6h后再次测量右小腿中段水平周长并采集标本。计算各组模型右后肢小腿中段水平周长减少百分比[(术后6h-术后12h)/术后6h×100%];切取各组动物右后肢小腿中段胫前肌及腓肠肌进行干湿重比值的检查;下腔静脉穿刺取-3-5ml,血液凝固后以2000r/min离心取血清,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8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血栓素(TXB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所有胫前肌标本制成普通病理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肌纤维组织的破坏程度,并进行图文分析。   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模型组可见骨骼肌横纹紊乱,严重肌纤维变形断裂,间质水肿明显,大量急性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肌纤维断裂明显减少,骨骼肌水肿,间质细胞、炎细胞浸润减轻,血肿吸收、机化较快,与模型组比较提前进入恢复期。右后肢小腿中段水平周长比较:术后12h与术后6h减少百分比分别为2.91±0.77,3.37土0.18,3.99±0.76(%),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丹参多酚酸盐处理后高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血清SOD含量为(81.08±5.92)u/ml,较正常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SOD含量较模型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为(120.55±17.17)pg/ml,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在同一时间点TNF-α含量较模型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MD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MD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但低于模型组,介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血清炎性介质TXB2及IL-8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骼肌干湿重比值:治疗组骨骼肌干湿重比值较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丹参多酚酸盐对模型肢体缺血再灌注有较显著的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激活释放、促进纤溶系统激活有关,同时实验结果提示丹参多酚酸盐还能有效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强抗氧化能力并减轻组织水肿程度,能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损伤。

丹参多酚酸盐;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介质;干预机制;抗氧化能力

广西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西医结合临床

崔伟

2013

中文

R285.5

55

2013-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