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脱氮试验研究

王志帅
西南科技大学
引用
农村污水处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对于无管网覆盖的农村地区来说选择适合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是尤为重要的。针对广大农村的污水治理难题,污水分散处理思想是国内外提倡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重要理念。  本研究基于构建的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中试系统,在水力负荷为3.3cm·d-1的情况下:(1)首先研究了系统对TN、TP、CODCr、浊度等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和净化效率,其次考察了系统进出水中氮的组成分析和形式转化,以及系统处理初期不同深度土层对污染物的去除贡献情况,最后对氮磷的去除途径进行了探讨。(2)研究了自然通风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讨论了进出水中的DO、pH、温度、电导率和ORP等理化性质及CODCr/TN的变化情况,揭示了上述几个因素与系统脱氮效率的线性关系。(3)通过测定地下渗滤系统不同深度土层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脱氮菌等微生物的数量,初步探索了GPPLF系统中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状况。(4)分别考察了几种填充河砂方式和低污染负荷水质条件下GPPLF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1)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系统进出水总氮组成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极少,主要是以凯氏氮的形式存在,处理初期对CODCr和总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68.6%和30.5%,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基质吸附沉淀作用是系统中氮和磷的主要去除途径。(2)通过加插通风管能显著提高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同时几个因素中电导率和ORP与系统的脱氮效果相关性最强。(3)系统中渗滤管下方较系统周边微生物更为丰富,数量最多的细菌较真菌和放线菌高1~2个数量级,系统中存在脱氮硝化和反硝化反应需要的各种氮循环菌,但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相对较少,是制约系统脱氮效果不佳的关键原因。(4)通过填充河砂和改变进水负荷两种方式能显著改善GPPLF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出水中CODCr总磷和总氮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二级标准,且部分出水中的CODCr和总氮优于上述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因此,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GPPLF)系统作为一种投资费用低、运行费用低和方便操作的原位处理技术非常适合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生活污水;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脱氮试验;处理效果

西南科技大学

硕士

环境工程

王成端

2013

中文

X703.1

95

2013-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