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330023

北魏佛教经典诠释与世俗社会张力——以昙曜、昙靖、法庆、法羽为主的考察

范瑞琳
山东大学
引用
佛教的传播是北魏社会历史变迁中一个尤为殊胜的衡量标杆,因而,我们在本文就以北魏佛教的流演传播为切入点,以佛经的诠释与整体器物性、个体精神性层面的结合为考察对象,试图在现象学家构筑的“诠释学”的基础上,对北魏世俗佛教社会,尤其是见诸于史料记载的佛教代表人物(昙曜、昙靖、法庆、法羽)在佛教传播背景下个人的问题意识觉醒与生存状态问题作出相对系统的架构。   四世纪中叶至五世纪中叶,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经典”时期,其中以道安(312-385)为导引的中原译经、以鸠摩罗什(344-413)及“什门十哲”为中坚的后秦译经、以昙无谶(385-433)为代表的北凉译经,在中国大地上创了别开生面的佛教发展格局;在“后经典”时期,佛教在南北朝的时空范围内流转,时北魏(386-534)一朝,吸收中原、后秦、凉州文化并形成异族统治下自身固有的佛教生态格局。本文集中考察了对北魏佛教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文化系统源流及受其浸染的北魏佛教社会概观,并考察“觉醒”了的北魏僧人,如何走出前“经典”时期“哲学义理”的阴影,找到寻求自我突破的“路线”并走向适应“乌合之众”的勃发阶段;并从整体器物性层面的造像角度、佛经理解的诠释学角度及与其本身固有的文化肌体等视角,阐发北魏佛教互相融摄发展的形态格局,主线是四位北魏僧人的佛教人生诠释。全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研究北魏佛教经典诠释与佛教人物的思路;第二部分探讨了佛教信仰中所变现出的固化的“仪式性”问题以及底层民众的世俗佛教信仰;对作为鲜卑拓跋族统治下,高僧的出离与昙曜、昙靖面对“太武法难”之后的自我反思所引发的佛教发展路线问题做出重点探究;第三部分概略的叙述北魏佛教流传的源流问题及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法庆起义”、“法羽烧身”问题的再探讨与反思;第四部分为结语,思考佛教经典与僧人的互动关系及历史语境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认为北魏佛教社会在较多受到北凉世俗佛教线路的引导下,个体的问题意识与生存生态问题受到佛教思想较大程度上的“内摄力”,使得个人的思考明显“受制于”佛经思想的阐发,其行动与行为准则或主动亦或被动的去切合佛经典籍中的当有之意。北魏佛教社会完全失去了“什门十哲”的个体独立思想意识,而较多的在佛经构筑的结构下,围绕大众世俗心理倾向(不善推理,急于行动,追求世俗功利)集中的领域,做足文章。但亦不能抹杀昙曜、昙靖等面对佛法发展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对后来中国佛教文化的重大影响力。

北魏时期;佛教传播;世俗社会张力;昙曜;昙靖;法庆;法羽

山东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史

王继训

2013

中文

B949;K239.21

62

2013-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