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自身心理学视域下奶娃的成长

毕英琦
黑龙江大学
引用
《所罗门之歌》是伟大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部经典之作。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而《所罗门之歌》又是莫里森第一部关于黑人男性成长历程的小说,整部小说大致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呈现了主人公奶娃·戴德在密歇根麻木不仁的生活;第二部分则讲述了他到南方寻根的经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精神上的成长和蜕变。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主人公的心灵历程,本文选用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兹因·科赫特的自身心理学理论来分析奶娃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自身心理学以自身的形成为出发点研究了自身与成长环境中核心人物(父母亲、朋友)的关系,同时指出了自身形成失败可能引起的病态,并为这种人格障碍的治愈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本文选用自身的三种不同状态来对应研究奶娃的三个成长阶段,大致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奶娃自身形成的健康情况;第二章则集中分析他病态人格的成因和表现;第三章论述了他的病态人格是如何得到了治愈。最后通过总结全文,来全面地阐述以自体心理学分析该作品的现实意义。

《所罗门之歌》;托尼·莫里森;美国文学;自身心理学;人物塑造

黑龙江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孙敏

2012

中文

I712.074

60

2013-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