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318053

山西民间鼓乐舞研究

刘乃天
山西大学
引用
山西不仅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民间舞蹈的海洋。山西的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之一,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舞蹈体系,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据1983至1985年普查统计,迄今为止,山西民间舞蹈仍保留着234种,因此山西被许多专家称为“民间舞蹈之乡”。其中“鼓类”舞蹈就有近二十多种。鼓舞的花样性、表现性丰富多彩,较好的代表了山西的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   本文从探究鼓的起源、鼓作为一种舞蹈道具的功能及其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的运用入手,深刻分析了山西鼓舞的表现形式,总结归纳了山西鼓舞的艺术特色与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山西民间鼓舞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各种鼓舞,是以鼓为道具或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并在锣、镲、钹等打击乐配合下进行,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山西的鼓类舞蹈源远流长,种类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八种,即花鼓、威风锣鼓、五虎爬山、花敲鼓、太原锣鼓、迓鼓、瞪眼家伙、喜乐。受地理人文环境影响,山西民间舞蹈也有南、北、中之分,但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特质,在其表现形态上体现了一些基本相同的思想倾向,具有相似的艺术特征,不仅充分体现了山西人民古老浓厚的乡土意识和敦厚善良的民俗民风,展现了山西人民坚韧刚强的民族性格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反映出山西人民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深厚雄浑的艺术造诣。追根溯源,回顾山西民间舞蹈的历史演变,在其丰硕的成果背后,既渗透着三晋民族的生活、习性与意识的文化历史积淀,又体现了三晋艺术的风骨神韵。展望未来,我们要直面挑战,在传承三晋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的同时,推陈出新,走山西特色的舞蹈发展之路。立足现实,牢牢把握山西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方向,使山西民族民间鼓舞健康成长,走出山西,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鼓乐舞;舞蹈道具;民间艺术;地域风情;社会生活

山西大学

硕士

舞蹈学

王力蓉

2013

中文

J722.2

42

2013-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