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316915

基于生态文明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舒慧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引用
随着生态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生态文明从理论认知过渡到实践阶段,学者专家们探讨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思考如何将其要求落实于实处,企业社会责任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这个提倡生态文明的时代,企业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仅仅通过经济方式是不全面的,还要注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尤其是践行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履行社会责任双管并行,相得益彰,突显企业的硬实力,也在无形中体现出企业的软实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意识比较薄弱,依然坚持传统的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最高经营准则,忽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引起了众多生态问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损失。基于生态文明的要求,企业不光是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使用者,也应该保护这些资源,对由企业经营所造成的影响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基于生态文明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有助于企业更加具体践行生态文明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更加有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企业公民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的要求,初步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请相关专家通过两两判断矩阵对指标间的重要性进行判定,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们判定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32个指标的权重值。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辰州矿业有限公司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请专家和企业高管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将主观赋值与指标的权重值进行数学运算,得到公司各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最终结果,总结出辰州矿业在践行生态文明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情况。   辰州矿业虽然是资源开发型企业,但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环境责任和保障员工安全生产等社会责任方面达到生态文明的要求。与同行的良性互动较少,社会生态公益活动发起和参与数量较少等问题影响着企业今后的发展。在企业未来的管理中,应该加强企业与同行之间的合作,大力支持发展生态公益活动,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塑造企业的生态形象。

生态文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判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硕士

林业经济管理

尹少华

2013

中文

F270

67

2013-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