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306120

“90后”大学生道德状况及其教育研究

唐跃旺
长沙理工大学
引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日益密切,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当前我国大力发展高校道德教育,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90后”大学生道德教育,宏观上符合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精髓,有利于促进社会繁荣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微观上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独立意识,提高道德评价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   当代大学生道德的总体特征是积极健康并呈良性发展的趋势,通过从代际的角度,用现代性的方法对“60后”、“70后”、“80后”和“90后”大学生道德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90后”大学生具有价值取向多元、自我意识增强等基本特征。   基于“90后”大学生道德的基本特征,从而引发出对感恩意识弱化、诚信意识淡化和自律意识欠缺等道德问题的关注,并深入分析道德成因。然后根据存在的现象,从高校的隐性载体、课程设置、价值观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家庭理念、功能、伦理、结构的设置,社会的多重性、夸大性、双重性等外因维度,以及自身的矛盾性等内因维度,深入分析这一群体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并从高校、家庭、社会、自身等多个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高校要求弘扬特色道德教育,加强师资道德建设,强化道德课堂功能,优化价值观教育,注重主体道德教育;家庭要求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树立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确立伦理观念的正确指导;社会要求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强化大众媒体作用,探寻网络教育优势;自身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教育的诚信度和感恩心,发挥信仰的正面性和积极性。   该问题研究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上,为积极促进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提高,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有利于为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体制改革与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建议。

大学生;道德体系;教育策略;引导措施

长沙理工大学

硕士

伦理学

廖小平

2013

中文

G641

57

2013-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