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306023

基于故障信息聚类的配电网接地保护方法

熊婷婷
长沙理工大学
引用
随着近年城乡供电需求量的增长,陈旧的电力系统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这给传统的故障保护方法带来了新的考验。由于我国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普遍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受故障特征量不明显等因素的制约,现有的馈线接地故障保护方法在检测精度、适用范围、抗干扰性等方面仍有待改进。为此,论文研究了基于聚类理论的配电网接地故障保护方法。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比较了现有各配电网馈线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分析了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论文将聚类分析原理应用于配电网馈线保护中,融合了现有各种保护方法的优点,从现有选线方法中所选取7种故障特征量实现对线路状态的全面刻画,基于“物以类聚”的思想,根据7种故障特征量信息所反映出的样本相似性程度,对保护装置所采集到的历史数据样本进行分类,将所有样本划分到故障类或非故障类。在完成对所有样本的初始分类后,分别计算出故障类与非故障类的聚类中心,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将保护装置采集到的数据定义为待测样本,分别计算待测样本与故障类中心、非故障类中心之间的空间距离,将待测样本划分入距离较近的类别中,从而实现线路故障、非故障状态的辨识。论文提出了两种接地保护方法:基于谱系聚类的接地保护方法以及基于模糊聚类的接地保护方法。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一个35kV的配网模型,获取了线路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故障、非故障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聚类样本集,获取了待测样本数据,对论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聚类保护方法与传统的单一判据保护方法相比,借助数学建模、海量数据统计分析、多源信息融合等多种研究手段,显著提高了保护的精度、抗干扰性及自适应性。采取样本空间相对距离作为保护判据,无需预设保护装置动作整定值,可实现无整定保护,有效减少了系统运行方式对保护结果的影响。

配电网;接地保护;故障诊断;聚类分析;空间距离;抗干扰性

长沙理工大学

硕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曾祥君;王媛媛

2013

中文

TM771

66

2013-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