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302785

非连续短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性能研究

刘燕燕
重庆交通大学
引用
在我国公路建设中,以水泥稳定材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为主的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是目前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但裂缝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该结构主要缺陷。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以应力吸收和扩散能力强、抗裂性能好,防水性能好,稳定性高,施工快捷,便于回收利用,在国外被广泛的作为基层与面层之间的应力吸收层使用。目前对这项技术研究大多数只停留在工艺介绍上,机理研究较少,缺乏对材料的优选,材料用量基本是按照经验值,且不同研究者推荐的用量范围差异较大,没有系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施工中缺乏过程控制指标等。本文依托重庆、江苏省交通科技研究项目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论文从复合材料界面细观力学角度,通过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不同纤维品种与乳化沥青的界面粘附功;基于应变损耗功能和原理,分析比较不同纤维品种与乳化沥青复合材料的应变损耗能,提出纤维优选方案。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不同纤维对乳化沥青特征官能团的选择性吸附,提出纤维表面改性方法。   应用断裂力学基本原理,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铺设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后对三种开裂模式(反射裂缝,Top-down裂缝,对接裂缝)的阻裂效果。深入研究了应力吸收层模量,厚度,反射裂缝宽度,层间接触条件,沥青混合料加铺层厚度对抗裂性能的影响。   从断裂的能量角度分析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组成材料在不同因素水平下的断裂能,得出影响断裂能的主次因素和最佳材料用量组合,对比不同应力吸收层断裂能大小。系统研究影响应力吸收层路用性能指标(最大弯曲力,最大挠度,层间剪切力,层间粘结力,抗反射裂缝作用次数)的主要因素和最佳材料用量组合。讨论应力吸收层厚度和加铺层厚度对复合路面结构抗反射裂缝性能影响。   动态监控铺设不同应力吸收层后,裂缝在复合路面结构中的发展情况,对比不同应力吸收层对裂缝扩展速度的影响;建立裂缝发展不同时期(初期、中期、后期)与各个力学指标的灰色关联度,确定与裂缝发展速度关联度最大的相关指标,并以此作为应力吸收层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参数。   基于最大功能和原理推导最佳纤维乳化沥青用量比,考虑碎石和半刚性基层对乳化沥青吸收率,得出配合比设计的半经验半理论方法。基于裂缝动态发展规律与力学指标关联度分析结果,以最大弯曲力、层间剪切力和断裂能作为主要设计参数指标,提出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方法。结合研究成果,介绍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的配合设计工程应用示例和施工控制要点。

道路工程;应力吸收层;乳化沥青;应力强度因子;断裂能

重庆交通大学

博士

道路与铁路工程

凌天清

2013

中文

U416

172

2013-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