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302412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导小鼠离体痛经模型的建立与间苯三酚解痉机制的研究

王琪
湖北中医药大学
引用
离体子宫收缩模型为研究原发性痛经及其相关药物的常见方法,该模型是取大鼠或小鼠离体子宫置于营养液中,加入造模药物诱发子宫收缩,模拟痛经时子宫收缩力增加的状态,同时记录子宫张力的变化。离体痛经模型的优点在于材料获取容易,造模成功率高,各项张力指标定量相对细致。   痛经的发病机理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在人体中与原发性痛经最直接相关的激素为前列腺素(包括PGE2,PGF2α等),多数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及经血中PGF2α显著增高。离体子宫痛经模型采用的造模药物多为缩宫素(OT),利用PGF2α体外造模研究痛经的报导较少。一般认为,缩宫素的主要作用是在妇女生育过程中大量产生,促进分娩。相较于缩宫素,PGF2α作为造模药物可能更贴近原发性痛经的诱因。卡前列素是PGF2α的衍生物,比PGF2α具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且作用持久,可考虑用其建立一种新的痛经模型。   间苯三酚作为一种平滑肌解痉药,近年来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主要用于缓解消化系统、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及妇科痉挛性疼痛等。该药在国外上市较早,虽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对于其解痉作用机理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和分子通路,有助于其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并为拓展间苯三酚新的适应症提供思路。   本课题选用小鼠子宫建立离体模型,探讨了各种不同药物诱发的离体子宫收缩,并选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为造模药物,建立了一种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了间苯三酚的解痉机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导的小鼠离体痛经模型建立及与传统痛经模型的比较   在0.2g至1.2g的范围内调整离体小鼠子宫前负荷,观察子宫平均收缩张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前负荷在0.2-1.0g之间调节时,小鼠离体子宫的平均收缩张力不会产生显著改变。前负荷大于1g时,观察到平均收缩张力显著减小。   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雌二醇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mg/d,持续3d,对照组i.p等体积蒸馏水。雌二醇组离体子宫自发收缩强于对照组,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经雌二醇处理的样本中,子宫平均张力的标准差都相对减小,提示雌二醇处理对于子宫的同步效应。   累计提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浓度,绘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小鼠离体子宫MCF的量效曲线,浓度范围从10-4mg/L升至0.1mg/L,小鼠子宫MCF随之增大。0.1 mg/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用下,小鼠子宫平均张力在给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最后选取的造模条件为:雌性小鼠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mg/d,持续3d,离体子宫前负荷为约0.5g,用0.1mg/L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导离体子宫收缩。   选择5-15min这一区间,比较造模后MCF相对于自发性收缩的增量。0.1mg/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α与5U/L缩宫素诱导的小鼠离体子宫MCF增量相近,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二)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激动剂及非甾体抗炎药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导小鼠离体痛经模型的作用   1×10-3mg/L硝苯地平即可显著抑制该模型的子宫MCF,硝苯地平浓度为5×10-3mg/L时,MCF接近完全抑制。   异丙肾上腺素对于小鼠子宫作用时间相对短暂,在加入后的一段时间内接近完全抑制,之后MCF恢复至趋近于给药前水平。沙丁胺醇也可显著抑制本模型子宫收缩.   10mg/L吲哚美辛或布洛芬均不能显著抑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导的小鼠子宫收缩。这可能与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相关。   (三)间苯三酚解痉机制探讨   使用不同药物诱导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包括5U/L缩宫素,0.1mg/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10-6mol/L乙酰胆碱,观察不同浓度的间苯三酚对小鼠子宫的影响,结果表明,间苯三酚不能显著抑制三种药物诱导的离体小鼠子宫收缩。间苯三酚的解痉镇痛效果可能并非直接针对某一确定的受体或靶点,包括胆碱能受体,缩宫素受体和前列腺素受体,而是间接发挥作用。   对于腹腔注射20U/kg缩宫素诱导的小鼠在体痛经模型,20mg/kg间苯三酚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其镇痛作用与130mg/kg吲哚美辛无显著性差异。体内实验与体外模型的不同结果,提示间苯三酚的解痉机制可能与体内代谢过程相关。

子宫收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间苯三酚;解痉机理;动物模型

湖北中医药大学

硕士

药剂学

刘宏

2013

中文

R711.51;R965

56

2013-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