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267355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规律及其改革策略研究

齐珊娜
南开大学
引用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环境资源、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样的矛盾亦存在于我国,由于历史因素的原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当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开始奉行更为严格的环境管理模式与标准时,我国却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需求之间的矛盾中上下求索,试图寻找一条和谐共赢的康庄大道。本文站在环境管理的视角上,以生态效率理念为指导思想,基于我国环境管理理论、实践经验与其他相关学术著作,以逐步深入的方式,系统讨论了我国环境管理体系发展的规律,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   本文第一章主要叙述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路线。第二章基于资源、能源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固废处理处置环境管理及应急环境管理的研究结构,分析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法律基础及发展脉络。第三章根据第二章的研究结论与结构,识别和分析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国环境管理执法环节的结构,涉及的法律责任以及主要的执法工具,并同时分析了中国环境管理执法环节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引入生态效率的概念、内涵,发达国家基于生态效率理念改革环境管理策略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相关环境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以生态效率为导向的我国环境管理改革思路的探讨。第六章在第五章提出的初步思路的基础上,为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各领域、各层次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实施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结构严密,覆盖面广的严密管理体系,且拥有大量运行效果良好的环境执法手段与制度予以支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行至拐点。既有环境管理体系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社会现状。   第二,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环境管理存在阶段性、纵向性、滞后性与矛盾性四项发展规律。这四项规律影响了中国环境管理的立法模式、管理结构、执法方式、管理效率等重要内容的发展。与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目前存在的各种特点与情况存在密切联系。   第三,中国环境管理的各个领域存在多项不同层面的问题。资源与能源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管理与环境应急管理领域,都出现了包括立法缺乏科学性、执法结构失衡、行政管理权限重叠模糊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呈现方式有一定相似性,其内部存在共通性。   第四,基于生态效率的内涵,发达国家建设以生态效率为导向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经验,结合我国环境管理发展现状,本文认为,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完善。如立法确认公民环境权,完善环境立法的结构与内容,提高环境执法队伍的平衡性,提高激励类环境管理手段的使用比重,改进环境管理理念宣传的方式和途径等。

环境管理;生态效率;改革策略

南开大学

博士

环境科学

鞠美庭

2012

中文

X321

156

2013-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