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涤纶人造血管材料表面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湛权
东华大学
引用
涤纶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尤其是人造血管的构造。大中口径的涤纶人造血管已经成功应用临床数十年,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良好的社会利益。然而,涤纶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应用目前仍不理想。主要问题包括:短期内血栓形成和内皮化不良。因此,涤纶人造血管材料的改性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拟采用等离子体和紫外辐照预改性涤纶人造血管材料并在其表面引入氨基,再将肝素和再生丝素蛋白分子吸附/接枝在涤纶改性材料表面,期望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生物学性能良好的涤纶血管材料,实现该人造血管移植早期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性能,同时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体内原位再生的良好性能。   本研究包括如下4项主要内容:一、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和紫外光辐照预改性涤纶人造血管材料,优化改性方法,并比较两种改性方法对改性效果及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二、以丙烯酰胺为“间隔臂”,通过Hoffman降解-共价缩合/正负离子键合一戊二醛交联的方式制备再生丝素蛋白/肝素修饰涤纶人造血管改性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三、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通过体外血栓形成实验、溶血实验、肝素缓释等实验评价再生丝素蛋白/肝素修饰涤纶人造血管改性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四、体外细胞相容性评价。通过体外细胞培养、MTT实验及扫描电镜观察,考察再生丝素蛋白/肝素修饰涤纶人造血管改性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研究结果表明:   一、常温常压等离子体和紫外辐照均能将丙烯酰胺分子接枝到涤纶人造血管材料表面。然而,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材料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损害,而紫外辐照影响不大。紫外辐照改性的优化工艺为:二苯甲酮浓度0.2M/L、紫外光辐照功率5800μW/c㎡、辐照时间20min、丙烯酰胺浓度2M/L。   二、如上改性的涤纶血管材料经Hoffman降解和再生丝素蛋白、肝素、戊二醛处理,可获得再生丝素蛋白/肝素修饰涤纶人造血管改性材料。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两物质相应的特征峰在涤纶材料表面得以表达,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再生丝素蛋白在涤纶表面分布较均匀,经高强度超声波清洗60min后重量损失率不超过19%。   三、体外血栓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肝素修饰涤纶人造血管材料能有效地减少血栓形成,引入再生丝素蛋白能降低材料的溶血率。涤纶人造血管材料表面的肝素在PBS缓冲液中随时间缓慢释放,材料的抗凝血性能随之逐渐衰减。溶血实验结果表明,肝素修饰涤纶血管材料的溶血率低于5%,符合生物医用材料应用标准。   四、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再生丝素蛋白修饰涤纶人造血管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再生丝素蛋白浓度的增加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细胞能在改性材料表面良好黏附,活性较高。   本研究通过等离子体和紫外辐照的方法对涤纶人造血管材料表面进行了改性,并用再生丝素蛋白和肝素对材料表面进行了进一步修饰,从而获得了力学性能及生物学性能良好的涤纶人造血管材料。本研究成果可为开发具有更好抗血栓性能的涤纶小口径人造血管提供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持。

涤纶人造血管材料;优化改性;力学性能;体外细胞;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

东华大学

硕士

纺织工程

王璐

2011

中文

R318.08

83

2013-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