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238078

右心室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的影响

葛蓓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引用
目的:探讨高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别在右心室间隔部(RVS)和右心室心尖部(RVA)植入心室起搏导线后各起搏参数的比较。   方法:连续入选符合DDD永久性起搏器植入Ⅰ类指征的高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分别为右心室间隔部RVS组(A组)和右心室心尖部RVA组(B组),均植入DDD永久性起搏器。其中A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49~83岁,平均年龄71.05±12.32岁,B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47~83岁,平均年龄70.09±13.14岁。术前心尖部起搏组(A组)和间隔部起搏组(B组)QRS波的时限分别是(0.12±0.03)s,(0.12±0.02)s。比较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随访1个月、6个月、1年、3年时各起搏参数的差异;比较术中右心室不同部位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比较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比较术后不同部位心电图QRS波的时限。   结果: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右室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电压阈值、R波高度、电极阻抗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1个月、6个月、1年、3年随访发现,右室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右心室电极到位需要的x线曝光时间分别是:心尖部200±100 s;室间隔部240±90 s(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QRS波时限两组分别为:术前和术中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为(0.12±0.03)s和(0.17±0.02)s(P<0.05);间隔部起搏组分别为(0.12±0.02)s和(0.13±0.04)s,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术后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时限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术中心尖部起搏组和间隔部起搏组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3天间隔组电极脱位1例,气胸1例,术后4天心尖部起搏组脱位1例,术后1月、6月,1年、3年无电极脱位,无明显囊袋感染等。   结论:⑴对于完全起搏依赖的患者,右心室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同样安全、有效。⑵RVA和RVS起搏均造成QRS波时限延长,RVA起搏组QRS波时限明显较RVS起搏组延长,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右室间隔部;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QRS波时限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硕士

心血管内科学

林加锋

2012

中文

R654.2;R318.11

27

2013-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