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213935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设计研究

张东红
河北师范大学
引用
提问,作为课堂上的一种常用的的教学方法,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二十一世纪前,不管是谈话法、还是启发式教学法,其特点都是课掌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提问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学生总是被动地听老师讲,其主体地位就无法体现出来。直至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我国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根深蒂固的主体地位才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老师对对话教学理论理解不够透彻,甚至是出现了错误的理解,导致“对话”流于形式。其直接表现为教师的提问一味追求课堂形式上的“开放”、“生动”、“精彩”,根本无法触及文本的内涵、价值、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问?在文本的哪些地方提问才是有效的?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关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方面的文献材料,以理论为指导,探究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力求找到能够解决教师提问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够体现文本价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实用性的提问设计的方法,为语文同行提供借鉴,实现高效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语文新课改的一大目标是:实现由教师权威的教授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转变。因此,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作者、文本、读者(教师、学生)的一个相互对话的过程。以此为依据,本文的研究重点为:立足于文本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作者、文本、读者三极,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设计。教师通过对文本作者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通过在文本思路的关节点、文眼、矛盾点、含蓄点、语言特点、构思技巧之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字、词、句的斟酌、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通过对读者的提问,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不确定意义的空白点的多元理解,填补空白、创新空白,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初中教育

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

教育学

刘静

2012

中文

G633.33

51

2012-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