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64186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管理问题研究

符波
集美大学
引用
我国地方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截止2011年已经积累了1.9万亿元的规模,但由于投资方式仅限于银行存款和国债,年均收益不到2%,个人账户资产经常处于贬值的状态。本文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运行特征与管理现状出发,结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对OECD成员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数据的分析研究,吸取国外典型国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的模式选择、资产配置和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   首先,论文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目前,全国性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各地方政府管理的地方性养老基金,特别是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却存在着基金违规使用风险较高,投资渠道窄、收益低,难以有效应对通货膨胀,缺乏有效的投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效益与保障作用。   其次,论文较详细地分析了美国、智利和新加坡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经验。认为我国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可以在投资管理人的选择、给予参保人一定的投资选择权、以国债为主其他投资渠道为辅的投资组合选择,以及最低保证收益率的规定和投资监管等方面吸取国外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论文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主体与投资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从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的原则、目标和条件出发,重点对可供我国选择的个人账户投资管理的四种模式,即社保经办机构自设投资部门的投资模式、成立社会保险银行的投资模式、市场化竞争性投资管理模式和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各省、市、自治区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各自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投资模式,对于个人账户做实的省份可以选择采取社会保险银行的投资管理模式或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管理模式,而对于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省也可以选择市场化竞争性投资管理模式。   第四,论文对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组合的理论与策略进行了研究。论文从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出发,对股票、债券、贷款等主要投资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并对OECD典型成员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配置及其风险、收益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建立风险收益模型(R-B模型)对个人账户投资组合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组合策略,认为我国对个人账户投资应采取渐进式的操作策略,实施权益资产和固定收益证券的适当组合,同时应充分考虑年龄风险因子,给不同年龄段的人提供不同风险水平的投资组合等。   最后,论文还制定了一套多层次的风险监控体系,以保证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作的安全性。论文从法律体系的完善、监管制度的建设及监管方式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个人账户基金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建议建立投资管理委员会和投资经理负责制、引入最低收益保障机制等。   论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论文认为要有效解决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问题,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投资主体与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论文基于OECD成员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数据分析及我国企业年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分析,提出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的模式选择与资产组合的具体建议,注重对策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二是建立单位风险收益模型(Risk-Benefit Model),研究了单位风险收益最大化的条件,并结合养老保险基金的特点,引入年龄风险因子,以确保基金安全有效地进行资产配置,模型设计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模式;风险管控

集美大学

硕士

国民经济学

丁少群

2012

中文

F842.67

59

2012-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